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酶一旦離開了活細胞就失去催化能力
B.有的酶是蛋白質,有的酶是核酸
C.多數活細胞,都能產生酶
D.化學反應前后,酶的化學性質和質量不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下二輪階段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關于神經系統結構及功能敘述不正確的是
A.突觸小體是突觸前神經元軸突或樹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構成突觸前膜
B.在一個神經元內興奮即可由樹突經胞體傳向軸突,也可由軸突經胞體傳向樹突
C.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參與,非條件反射由大腦皮層以下中樞參與
D.神經系統某些結構,甚至某些免疫器官也能分泌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是與促胰液素發現過程有關的四個實驗,有關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①與②、②與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是稀鹽酸直接作用的結果
B.①與③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存在神經調節
C.①②③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受小腸黏膜產生的物質由血液運輸來調節
D.要證明胰液分泌還受不受神經的調節應該再設計實驗繼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磷酸是光反應中合成ATP所需的反應物
B.光合作用中葉綠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參與
C.人體在劇烈運動時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復制需要宿主細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其中1~3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1和2都具有雙層生物膜
B.2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也能找到
C.2和3都能產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建立者是沃森和克里克
B.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分子水平
C.論證了生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
D.科學發現需要理性思維和實驗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福建泉州一中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如果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中,它們產生CO2的比為2:1,那么它在這兩種過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 )
A.1:2 B.2:1 C.3:2 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四校高三第三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問題:
材料一:“稻魚共生系統”中,鯉魚通過沖撞稻秧,導致稻飛虱落入水中并食之。水稻在給鯉魚提供食物(水稻葉片)的同時,還能夠抵擋烈日照射,降低表層水溫。
材料二:科研人員對稻魚系統、水稻單種系統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
處理 | 調查農戶(戶) | 農藥投入 (kg·hm-2) | 農藥使用次數(次) | 水稻產量(kg·hm-2) | 魚產量(kg·hm-2) |
稻魚系統 | 123 | 7.36 | 3.1 | 6364.51 | 438.34 |
水稻單種 | 111 | 10.49 | 6.5 | 6458.66 | — |
(1)在該“稻魚共生系統”中,信息傳遞體現在 之間,水稻的功能是 ,鯉魚與稻飛虱的關系為 。
(2)在該“稻魚共生系統”中可形成簡單食物網,鯉魚食物中,水稻由原來的2/5調整為1/3,稻池中鯉魚數量將變為原來的 %(傳遞效率按20%算,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有效數字)。
(3)材料二中,稻魚系統與水稻單種系統相比,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分別表現在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畢業班第二次診斷性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碳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下列關于碳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細胞鮮重中碳含量最多,以碳鏈為骨架構成生物大分子
B.同質量的脂肪中碳、氧比例遠高于糖類,能儲存更多能量
C.光合作用時,CO2中碳的轉移途徑是:CO2→C5→C3→(CH2O)
D.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