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的正確順序是( )
①左眼往目鏡中看,轉動粗準焦螺旋,慢慢上升鏡筒,至視野中出現物像為止 ②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材料對準通光孔,壓上壓片夾 ③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轉動粗準焦螺旋,下降鏡筒,使低倍物鏡接近裝片,切勿觸及玻片標本
A.①③②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①④② | D.④②③① |
B
解析試題分析:顯微鏡使用的一般程序:①、取鏡和安放;②、對光;③、放置標本:玻片標本放置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央,用壓片夾固定;④、調焦觀察: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應當看到物鏡鏡頭與標本之間,以免物鏡與標本相撞);左眼看目鏡內,同時反向緩緩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為止,在稍稍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移動裝片,在低倍鏡下使需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動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緩緩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調節光圈,使視野亮度適宜。所以選B。
考點:顯微鏡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要求學生識記顯微鏡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顯微鏡操作過程的理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江蘇省常州市十校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在高中生物實驗中,常遇到下列問題,分析回答:
(1)用大豆組織樣液做蛋白質的鑒定實驗時,沒出現紫色而出現藍色反應。
(2)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使用過氧化氫酶往往不能達到預設實驗結果。其原因是
。
(3)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到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圖像后換上高倍物鏡,經調節形成
清晰圖像,但沒有觀察到中期圖像,原因是 。
⑷用新鮮的菠菜為材料提取葉綠體的色素,但得到的色素濾液的顏色較淺。
。(至少寫出2種可能的原因)
(5)用蔗糖溶液作為外界溶液做質壁分離實驗時,細胞發生質壁分離但滴加清水后卻不復原。 。
(6)“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實驗中,向裝有新鮮淀粉酶溶液的試管中(選填“先加淀粉”還
是“先加酸或堿”)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江蘇省高二5月學分認定模塊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的正確順序是( )
①左眼往目鏡中看,轉動粗準焦螺旋,慢慢上升鏡筒,至視野中出現物像為止 ②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材料對準通光孔,壓上壓片夾 ③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轉動粗準焦螺旋,下降鏡筒,使低倍物鏡接近裝片,切勿觸及玻片標本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蘇南四校高三12月月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問題:
(1)在驗證還原性糖的實驗中,選擇甘蔗為生物材料,實驗過程和方法規范,但沒有觀察到相應的顏色變化,原因可能是 。
(2)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到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圖像后換上高倍物鏡,經調節形成清晰圖像,但沒有觀察到中期圖像,原因是 。
(3)“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使用過氧化氫酶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實驗結果。其原因是 。
(4)某同學欲探究當地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對生物染色體變異有無影響,請你利用洋蔥作為實驗材料幫助該同學提出一個研究課題: 。
(5)某同學在培養皿底部鋪上棉花,然后把胚具有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種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實驗結果如下表:
裝置 |
場所 |
溫度 |
棉花 |
數日后的現象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C 23°C 23°C 23°C |
潮濕 干燥 潮濕 干燥 |
全部發芽 沒有發芽 全部發芽 沒有發芽 |
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與 無關,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