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Qβ噬菌體的遺傳物質(QβRNA)是一條單鏈RNA。當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QβRNA立即作為模板翻譯出成熟蛋白、外殼蛋白和RNA復制酶(如圖所示),然后利用該復制酶復制QβRN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QβRNA的復制需經歷一個逆轉錄過程
B.QβRNA的復制需經歷形成雙鏈RNA的過程
C.一條QβRNA模板只能翻譯出一條肽鏈
D.QβRNA復制后,復制酶基因才能進行表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描述生命現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若A代表人體下丘腦,a為一次飲入大量水,則b、c可分別代表抗利尿激素和尿量增加
B. 若A代表洋蔥表皮,a為一定濃度的蔗糖溶液,則b、c可分別代表液泡體積和吸水能力增大
C. 若A代表棉鈴蟲種群,a為誘捕雄蟲,則b、c可分別代表性別比例失調和種群密度升高
D. 若A代表小鼠機體,a為胸腺發育不良,則b、c可分別代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校高二年級學生利用國慶假期展開了人群中遺傳的病調查。
(1)通過_____和_____等手段,對遺傳病進行監測和預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預防遺傳病的產生和發展。
(2)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
(3)某小組同學在對社區某白化病患者家族進行調查時,繪出如下的家族系譜圖,小組同學在整理 資 料 時 不 慎 將其撕 破, 后 經 同 學 們 回憶 , 大致 繪 出 以 下 兩 張圖 , 其中 正 確 的 是____。已知圖中 5 號個體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那么 9 號個體和 10 個體再生 一個孩子,患一種病的概率為_____。
(4)現有圖中 18 號個體向調查小組的同學咨詢,他和一個膚色正常的女性(基因型頻率未知) 結婚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同學們經網上查詢得知,我國白化病的患病概率為 1/14400, 在未告知其他信息的條件下,計算 18 號個體所生孩子的患病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_。
(5)同學們根據全年級匯總的數據,可按_____公式計算白化病的發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是以小麥胚芽鞘進行的實驗過程示意圖,則在圖2表示的瓊脂塊上放置的尖端數量(N)與小麥胚芽鞘彎曲程度關系的4條曲線中,正確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實驗現象與結果的分析錯誤的是( )
A.組織切片上滴加蘇丹Ⅲ染液,顯微觀察有橘紅色顆粒說明有脂肪
B.組織樣液中滴加班氏試劑,不產生磚紅色沉淀說明沒有還原性糖
C.洋蔥表皮細胞滴加蔗糖溶液后,發生質壁分離說明細胞有活性
D.在顫藻和水綿細胞的比較觀察中,滴加碘液是為了尋找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為某細菌結構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該菌對青霉素高度敏感,說明其屬_____(真/古)細菌。與噬菌體比較,其最顯著的特點是_____。圖中“6”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
(2)該菌含有的細胞器是_____。通常作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運載體的是結構[_____]_____。
表4是該菌培養基的配方,其中蛋白胨用35S標記。
成分 | 蛋白胨 | 酵母膏 | NaCl | 蒸餾水 | pH |
含量 | 10g | 5g | 10g | 1000ml | 7.0 |
(3)從同化作用類型看,該細菌屬于_____。在酵母膏中可能含有的生長因子有__________。
A.某些維生素 B.某些氨基酸 C.酶 D.微量元素
(4)將經上述培養基培養的該細菌與噬菌體(親代)充分混合。子一代噬菌體體內能檢測到放射性,解釋其原因_____。
圖2示經紫外線照射后,誘導產生對T2噬菌體有抗性菌種的過程。
(5)若要將抗T2噬菌體的細菌菌落從混合菌落中篩選出來,操作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肝細胞與甲、乙、丙三種細胞外液的物質交換關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乙、丙依次為組織液、淋巴、血漿
B. 甲中的葡萄糖進入肝細胞是協助擴散
C. NaHCO3等緩沖物質可使乙的pH穩定在7.35~7.45
D. CO2濃度大小關系為乙>甲>肝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家族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據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
A.此病為顯性遺傳病
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C.1號為純合子,4號為雜合子
D.1號和4號必有一方為雜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