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產生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1)___________(氨基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為生長素。
(2)2,4-D是一種最早應用選擇性除草劑,在農業生產上常用它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近幾年,媒體經常報道有些農民使用除草劑導致單子葉作物絕產的消息。如果某農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產品,請你分析導致作物絕產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4-D還能促進插條生根。為了探索2,4-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某生物興趣小組先做了一組梯度比較大的預實驗,這樣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
(4)在自然界中,存在一種現象:小麥、玉米在即將成熟時,如果經歷持續一段時間的干熱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氣,種子就容易在穗上發芽,這種現象與脫落酸(植物激素)有關,請嘗試對此現象進行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色氨酸 使用的濃度過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長甚至殺死了作物 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避免由于設計不周,盲目開展實驗而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脫落酸抑制種子發芽,高溫條件下,脫落酸容易降解,大雨為種子萌發提供所需要的水分
【解析】
1、在正式實驗前,可以先做一個預實驗,這樣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避免由于設計不周,盲目開展實驗而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2、五大類植物激素的作用:
乙烯:促進果實成熟;細胞分裂素:引起細胞分裂,誘導芽的形成和促進芽的生長;脫落酸:促進果實與葉的脫落;赤霉素:促進莖的伸長、引起植株快速生長、解除休眠和促進花粉萌發等生理作用。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發育,促進細胞的縱向伸長。
(1)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為生長素。
(2)2,4-D屬于生長素類似物,由于生長素的兩重性,導致作物絕產可能是使用的濃度過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長甚至殺死了作物。
(3)做預實驗的目的是進一步探索實驗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避免由于設計不周,盲目開展實驗而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4)脫落酸在高溫條件下容易降解,而小麥在即將成熟時,如果經歷持續一段時間的干熱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氣,種子就容易在穗上發芽,可知,脫落酸能促進種子休眠,抑制發芽,而水分是種子萌發所必需的。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分析回答有關玉米遺傳變異的有關問題:
(1)玉米非甜味(D)對甜味(d)為顯性,非糯性(G)對糯性(g)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有甲、乙、丙三個品系的純種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品系 | 甲 | 乙 | 丙 |
基因型 | DDGG | ddGG | DDgg |
①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與糯性這一對相對性狀來驗證基因分離定律,可作為親本的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現有純種非甜非糯玉米與甜味糯性玉米雜交得F1,F1與某品種雜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那么該品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若再從其雜交后代選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_________________。
(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e對d起增強效應,從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發現,d位于9號染色體上,e對d增強效應的具體表現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較甜),EE則無效。最初研究者為驗證d和e基因獨立遺傳,設計了如下的實驗:用雜合子普通玉米(DdEe)與超甜玉米(ddee)雜交,取所結的子粒,測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現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則d和e基因獨立遺傳。但實際結果是,子代的表現型僅有普通和非常甜兩種,且數量大致相等。對此結果的合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大熊貓化石及現存種類生活習性和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研究,傳統的觀點認為大熊貓的瀕危是進化歷程的必然。最新群體遺傳學的研究表明,現存大熊貓并未走到進化歷史的盡頭,仍然具有進化潛力。研究發現該物種現存種群仍保持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和長期續存的進化潛力,大熊貓在末次冰期消融后還經歷了強烈的種群擴張,而現存種群的衰退僅始于幾千年前,請依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及上述資料回答(1)~(3)題:
(1)一個大熊貓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是這個種群的________,如果大熊貓種群仍然保持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實際上反映了種群中基因的________。
(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________的基本單位。影響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有多種,如自然選擇和________等。大熊貓在末次冰期消融后還經歷了強烈的種群擴張的事實說明,大熊貓種群的________在進化過程中發生了動態變化。
(3)突變、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三個環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原核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水華的發生與藍藻類生物密切相關
B.藍藻雖無葉綠體,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C.細菌都是進行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異養生物
D.乳酸菌沒有核膜,但也具有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存在密切的聯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存在與光合作用相關的色素
B.溶酶體膜破裂后釋放出的酶會造成細胞結構的破壞
C.細胞的核膜是雙層膜結構,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線粒體DNA位于線粒體外膜上,編碼參與呼吸作用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一組是
①一片草原中的全部動物和綠色植物 ②渭南市尤河水庫中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
③一果園中所有的蘋果及其無機環境 ④公園中的全部菊花
⑤洞庭湖中的全部生物 ⑥一塊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無翅的成熟棉蚜
A.⑥⑤②B.③④⑥C.⑤④③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表為四種不同細胞或生物的比較結果,正確的是( )
選項 | 細胞 | 細胞壁 | 葉綠體 | 染色質 | 核酸 |
A | 藍藻 | 有 | 有 | 無 | 1 |
B | 洋蔥根尖細胞 | 有 | 無 | 有 | 2 |
C | 蛙的紅細胞 | 無 | 無 | 無 | 3 |
D | 噬菌體 | 無 | 無 | 無 | 4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一生物有四對染色體。假設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在產生精細胞的過程中,其中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對姐妹染色單體移向了同一極,則這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正常精細胞和異常精細胞的比例為( )
A.1:1B.1:2C.1:3D.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噬藻體是一種能感染藍藻的病毒。它能在藍藻細胞中增殖,產生許多子代噬藻體。下列關于該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組成噬藻體和藍藻的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B. 噬藻體的核酸中只有4種核苷酸
C. 噬藻體和藍藻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D. 組成噬藻體和藍藻的化合物的種類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