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學印刷試卷多數使用蠟紙,蠟紙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纖維和石油蠟.蠟紙成本低,但在自然環境由于透水性差而難以降解.某課題小組嘗試從土壤中篩選出能夠分解石油蠟的微生物,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用的土壤樣品下列幾個地方中的最可能篩選出目的菌,取樣的工具在使用前都需要 .
A.農田里 B.煉油廠附近 C.食品加工廠附近 D.化肥工廠附近
(2)培養基在配制時應該以石油蠟為唯一 , 培養瓶和培養皿中的培養基在成分上的差異是前者缺少 .
(3)研究者希望通過培養皿中的分解圈來篩選分解能力最強的微生物,結果發現其中每個圈子幾乎交錯一起,還有很多菌落緊挨在一起,此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
(4)有同學提出,將培養瓶中的石油蠟換為蠟紙碎屑,希望篩選出能夠同時分解油蠟和棉花纖維的微生物,這種方法是否可行? , 理由是 .
【答案】
(1)B;滅菌
(2)碳源;瓊脂
(3)將培養液稀釋后再進行接種或者縮短培養時間
(4)不行;只能分解石油蠟和只能分解棉花纖維的微生物也能生長
【解析】解:(1.)根據題意可知,該課題小組嘗試從土壤中篩選出能夠分解石油蠟的微生物,因此實驗用的土壤樣品應選擇煉油廠附近來篩選出目的菌,取樣的工具在使用前都需要滅菌.
(2.)實驗篩選的目的菌為能夠分解石油蠟的微生物,因此培養基在配制時應該以石油蠟為唯一碳源,培養瓶中的培養基為液體培養基,培養皿中的培養基為固體培養基,它們在成分上的差異是前者缺少瓊脂.
(3.)研究者希望通過培養皿中的分解圈來篩選分解能力最強的微生物,結果發現其中每個圈子幾乎交錯一起,還有很多菌落緊挨在一起,這是由于培養液濃度過高,細菌緊挨在一起,此時應該將培養液稀釋后再進行接種或者縮短培養時間.
(4.)由于只能分解石油蠟和只能分解棉花纖維的微生物也能生長,因此將培養瓶中的石油蠟換為蠟紙碎屑,不能篩選出能夠同時分解油蠟和棉花纖維的微生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
A.
在t時加酶后反應的曲線由Ⅰ變為Ⅲ
B.
說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C.
菠菜葉肉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D.
某二倍體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模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菌有核塘體,無葉綠體
B. 藍藻無細胞核,也無核糖體
C. 水綿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
D. 酵母菌有細胞核,無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胚胎在受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的原因有( )
A. 同種動物的供體、受體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是相同的
B. 早期胚胎在母體子宮內處于游離狀態
C. 供體胚胎可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生理和組織聯系
D. 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上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在轉錄形成mRNA時,如果堿基配對出錯,將導致基因突變
B.發生在體細胞中的基因突變屬于不遺傳的變異
C.人的X與Y染色體中DNA分子的 的比值相同
D.信使RNA上有多少個密碼子就有多少個轉運RNA與之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動物體內細胞正常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①、④中的DNA分子數:染色體數=1:1,細胞②的子細胞叫做次級精母細胞
B.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細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細胞②中
C.細胞①分裂形成的是體細胞,細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細胞或極體
D.細胞①②③④產生的子細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小鼠作實驗材料,完成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切除胰腺及垂體可減小小鼠自身胰島素和生長激素對實驗的影響
B. 該實驗沒有進行實驗對照,需要增添空白對照組
C. 該實驗結果不能說明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具有協同作用
D. 增加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的注射量,實驗效果一定更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標志
C.c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境共同進化
D.d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