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01北京市海淀區高考模擬試卷 生物 題型:013
花藥離體培養育種所利用的單倍體特點是
[ ]
A.植株生長弱小
B.不能產生可育配子
C.只有一個染色體組
D.染色體加倍后,成為高度的純合體,后代性狀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去冬今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等地的嚴重干旱導致農作物減產,故具有抗旱性狀的農作物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研究發現,多數抗旱性作物能通過細胞代謝,產生一種代謝產物,調節根部細胞液內的滲透壓,此代謝產物在葉肉細胞中卻很難找到。
(1)在抗旱性農作物的葉肉細胞中找不到與抗旱有關代謝產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現有一抗旱植物,其體細胞內有一個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為r(不抗旱)。R、r基因轉錄鏈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 ATAAGCATGACATTA……
R:…… ATAAGCAAGACATTA……
①請寫出R基因轉錄成的RNA鏈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這一片段編碼的肽鏈中對應的氨基酸數目是__________個。
②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細胞基因型變成了Rr,則此變化是基因中__________所導致的;若該細胞是一卵原細胞,則其分裂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是R的幾率是__________。
(3)為培育能穩定遺傳、具抗旱性和多顆粒產量的農作物,科研人員按以下兩種流程圖進行育種。(已知抗旱性和多顆粒是顯性,兩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A.純合旱敏性多顆粒產量農作物×純合抗旱性少顆粒產量農作物
→F1 F2人工選擇(汰劣留良)
F3→人工選擇
……→性狀穩定的優良品種
B.純合旱敏性多顆粒產量農作物×純合抗旱性少顆粒產量農作物→F1→F1花藥離體培養得到許多單倍體幼苗→人工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選擇→性狀穩定的新品種
①雜交育種利用的變異原理是__________。
②A流程圖中的“篩選和自交”環節從F2代開始,這是因為F2才出現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具體操作是將F2代的種子種植在__________環境中,經多年篩選才能獲得理想品種。
③B流程與A流程相比,B流程育種的突出優點是__________。花粉細胞能發育成單倍體植株,表現出全能性,原因是細胞內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天津市高三第三次月考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如圖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為實驗材料培育新品種的途徑。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途徑2、3獲得幼苗的過程都應用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該技術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是 。
(2)通過途徑3培育品種C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 ;途徑4與途徑1相比,途徑4能創造自然界從未有過的新性狀,其根本原因是 。[來源:學,科,網]
(3)要盡快獲得穩定遺傳的優良品種應采用途徑 。
(4)品種B與途徑3中由葉肉細胞培養的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
(5)在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育種中,科學家發現轉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生長)的傳遞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
①將轉基因植株與_____________雜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量比為1:1。
②若該轉基因植株自交,則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量比為________。
③若將該轉基因植株的花藥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作離體培養,則獲得的再生植株群體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高三五月調研測試理綜生物試題 題型:選擇題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育種工作中,為了鑒定顯性優良性狀的個體是否為純合體,最簡便的方法是用測交
B.純合體和純合體相交,其后代都為純合體
C.無子西瓜的增育利用了多倍體育種的原理
D.通過花藥離體培養所獲得的植株均為純合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