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相關信息,完成微生物的培養及應用。
(1)將馬鈴薯去皮切塊,加水煮沸一定時間,過濾得到馬鈴薯浸出液。在馬鈴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瓊脂,用水定容后滅菌,得到M培養基。回答下列問題:
①M培養基中的馬鈴薯浸出液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多種營養物質,營養物質類型除氮源外還有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氮源進入細菌后,可參與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②若在M培養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種土壤濾液并培養,平板上長出菌落后可通過加入顯色劑篩選出能產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顯色劑是___________,該方法能篩選出產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___________。
(2)有些細菌可分解原油,從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學欲從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問題:
①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________________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土,從功能上講,該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_培養基。
②純化菌種時,若要以該固體培養基培養目標菌并對菌落進行計數,接種時,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該方法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實際數目__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
【答案】碳源、無機鹽 蛋白質、核酸 碘液 淀粉遇碘顯藍色,產淀粉酶菌落周圍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 原油 選擇 稀釋涂布平板法 少 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得到的只是一個菌落
【解析】
1.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的數目,可采用顯微鏡直接計數(或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法對培養液中的微生物直接計數,也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微生物接種于滅菌后的固體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通過計數菌落數目計算培養液中微生物的數目。由于采用第一種方法計數時不能剔除死菌,采用第二種方法計數時,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落,所以第一種方法統計的數目比實際活菌數目高,第二種方法統計的數目比實際活菌數目低。
2.選擇培養基是指一類根據特定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設計的培養基。具有只允許特定的微生物生長,而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長的功能。
(1)①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有:碳源、氮源、水、無機鹽等。而馬鈴薯浸出液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多種營養物質如氮源、碳源、無機鹽等。生物體內的有機物中,蛋白質主要由C、H、O、N組成,部分含有P、S;核酸由C、H、O、N、P組成;磷脂由C、H、O、N、P組成,因此,氮源進入細胞后,可以參與合成蛋白質、核酸、磷脂等。
②淀粉遇碘液變藍色,能產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可以分解細胞周圍的淀粉,存在透明圈,從而容易篩選出產淀粉酶的微生物,因此為了篩選出分解淀粉的微生物,可在M培養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然后加入碘液為顯色劑,接種土壤浸出液后進行培養,然后選擇有透明圈的菌落即可。
(2)①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從富含原油的地方獲得的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原油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上,在該培養基上只有能夠利用原油的微生物能夠生長,而其他的微生物被抑制生長,因此,從功能上講,該培養基屬于選擇培養基。
②因為不僅要對目標菌進行純化,而且還有計數,因此需要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接種。用該方法統計時,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得到的只是一個菌落,因此在計數菌落時,往往比實際數目偏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于19世紀的細胞學說,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座豐碑。有關其說法,錯誤的是( )
A.顯微鏡的出現推動了細胞學說的建立
B.施萊登和施旺認為—切生物都是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的
C.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D.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氨基酸、多肽鏈和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有 C、H、O、N 四種元素B.遇雙縮脲試劑都顯紫色
C.都是大分子物質D.都是核糖體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活動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可直接采用永久裝片進行觀察,也可臨時制作裝片
B.低倍鏡下盡量在不太密集重疊的區域尋找目標細胞,找到后移動裝片使其位于視野中央
C.繪制細胞結構圖使用鉛筆,可使用點、線等形式
D.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植物細胞特有結構只有液泡和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賴氨酸是人體內的必需氨基酸,是否也是小白鼠體內的必需氨基酸?有人為此做出了初步探究計劃。
實驗步驟:
①配食:配制食物A(含20種氨基酸)和食物B(含賴氨酸以外的19種氨基酸);
②分組:將20只發育狀況相同的健康幼齡小白鼠隨機均分成甲、乙兩組,每組雌雄各半,分別稱其體重;
③飼喂:甲、乙兩組每天飼喂等量且適量的食物A、B;
④觀察:相同且適宜條件下,一段時間后,分別稱量甲、乙兩組小白鼠的體重,并計算體重增量。
回答相關問題:
(1)食物配制過程中要遵守單一變量原則,故兩組實驗的自變量是 _______。其他成分應該保持一致,這又反應出實驗設計需遵守_________原則。
(2)每組要安排10只小鼠而不是一只,說明實驗設計要遵守平行重復原則,目的是______ 。
(3)預測實驗結果及相應結論: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內環境中化學成分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的葡萄糖可以被肌細胞的線粒體氧化分解
B.血漿中含有漿細胞產生的免疫球蛋白
C.流經肝臟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
D.血漿滲透壓的高低與蛋白質、Na+和Cl-的含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大豆突變株表現為白花(dd)。為進行D/d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用該突變株做父本,與不同的三體(2N+1=41)紫花純合體植株雜交,選擇F1中的三體與突變株白花植株雜交得F2,下表為部分研究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母本 | F2代表現型及數量 | |
白花 | 紫花 | |
9-三體 | 21 | 110 |
10-三體 | 115 | 120 |
A.F1中三體的概率是1/2B.三體紫花純合體的基因型為DDD
C.突變株基因d位于10號染色體上D.對d基因定位最多用到20種大豆三體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認病例。引起鼠疫的病原體是鼠疫桿菌,它是兼性厭氧型細菌。下列關于鼠疫桿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是單細胞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通過有絲分裂產生后代
B.鼠疫桿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內部的所有物質都直接來自宿主細胞
C.鼠疫桿菌中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分布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
D.不能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破壞鼠疫桿菌的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B.植物細胞作為生命系統的一個結構層次,其邊界是細胞壁
C.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
D.癌細胞細胞膜成分會發生一定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