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圖分析:圖中甲為垂體、乙為甲狀腺等腺體,A是乙分泌的相關的激素;丙分泌的激素B能使血糖濃度降低,因此丙為胰島B細胞,激素B為胰島素;丁分泌的激素C能使血糖濃度升高,因此丁為胰島A細胞,激素C為胰高血糖素;D為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
解答 解:(1)當人體處于寒冷環境中時,機體通過神經調節(皮膚毛細血管的收縮、立毛肌收縮、汗腺分泌減少以及骨骼肌戰栗)和體液調節(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機體的代謝能力增強,產熱增多)來維持體溫的穩定,同時激素D腎上腺素分泌也增多,并且骨骼肌產生不自主戰栗,引起骨骼肌戰栗的神經傳導途徑為:皮膚冷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傳出神經→骨骼肌.某人的體溫在這一天能保持相對穩定,說明該個體在這一天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2)當人體內的血糖濃度降低時,下丘腦接受葡萄糖感受器產生的興奮,最終作用于結構丁胰島A細胞,使其分泌的激素C胰高血糖素增多,同時激素D腎上腺素分泌也增多,胰島和腎上腺髓質屬于該反射弧中的效應器,該過程與甲狀腺激素分級調節的過程不同.
(3)血糖濃度的正常范圍是0.8-1.2g/L,該同學在空腹狀態下檢測的血糖濃度為0.95g/L,在正常范圍內.空腹時,血糖的主要來源是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
(4)當甲狀腺激素含量過多時,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功能,該過程稱為(負)反饋調節.
故答案為:
(1)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腎上腺素 皮膚冷覺感受器
(2)胰高血糖素 效應器 不同
(3)是 肝糖原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
(4)反饋調節
點評 本題結合人體生理調節過程示意圖,考查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識記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過程;識記血糖調節的具體過程,掌握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識記人體水鹽調節的具體過程,掌握相關激素的生理功能,能結合圖中信息判斷各激素的名稱,再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高二下期中考試I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神經系統對內分泌功能的調節有甲、乙、丙三種方式,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若圖中產生激素甲的靶腺為甲狀腺,則下丘腦分泌的相應激素是____________,內環境中對垂體分泌相應激素的含量有調節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頭部創傷導致圖中乙模式的分泌激素消失,人患尿崩癥,出現明顯的多尿現象,說明此分泌激素是 。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丙模式調節分泌量,興奮在A處的信號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而當興奮性神經遞質傳到突出后模時,膜外__________將大量內流。
(4)人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只是因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高二下期中考試Ⅱ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獲得純凈培養物的關鍵是防止外來雜菌入侵
B.接種時連續劃線的目的是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獲得單菌落
C.倒置平板防止培養皿蓋上的冷凝水滴落
D.劃線分離可在培養基上獲得均勻分布的單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葉綠體中甲、乙、丙、丁四種色素都分布在類囊體薄膜上 | |
B. | 衰老葉片中甲、乙兩種色素的含量顯著減少 | |
C. | 甲、乙、丙、丁四種色素均可溶于有機溶劑 | |
D. | 丙、丁兩種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和c的堿基序列互補 | |
B. | b和c的堿基序列相同 | |
C. | a鏈中$\frac{A+T}{G+C}$的比值與b鏈中同項比值相同 | |
D. | a鏈中$\frac{A+G}{T+C}$的比值與d鏈中同項比值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高二下期中考試Ⅱ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同學設計的釀制蘋果醋的基本流程圖和發酵裝置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① 過程要先切塊后清洗以減少雜菌的污染
B.② 過程加入果膠酶可以提高蘋果的出汁率
C.③ 過程發酵所用酵母菌無具膜結構的細胞器
D.④ 過程需要將發酵裝置中的充氣口開關關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葉綠體、內質網 | B. | 液泡、線粒體 | C. | 核糖體、高爾基體 | D. | 細胞膜、液泡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