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若某哺乳動物毛發顏色由基因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和Df分別對d完全顯性。毛發形狀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兩種性狀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基因型為DedHh和DfdHh的雌雄個體交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De對Df共顯性、H對h完全顯性,則F1有6種表現型
B.若De對Df共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則F1有12種表現型
C.若De對Df不完全顯性、H對h完全顯性,則F1有9種表現型
D.若De對Df完全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則F1有8種表現型
【答案】B
【解析】
1、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2、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共顯性:如果雙親的性狀同時在F1個體上表現出來,這種顯性表現稱為共顯性,或叫并顯性。不完全顯性: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后,F1顯現中間類型的現象。完全顯性: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體親本雜交后,F1只表現一個親本性狀的現象,即外顯率為100%。
A、若De對Df共顯性,H對h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edHh和Dfd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顏色基因型有則DeDf、Ded、Dfd和dd四種,表現型4種,毛發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現型2種,則F1有4×2=8種表現型,A錯誤;
B、若De對Df共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edHh和Dfd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顏色基因型有則DeDf、 Ded、Dfd和dd四種,表現型4種,毛發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現型3種,則F1有4×3=12種表現型,B正確;
C、若De對Df不完全顯性,H對h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edHh和Dfd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顏色基因型有則DeDf、 Ded、Dfd和dd四種,表現型4種,毛發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現型2種,則F1有4×2=8種表現型,C錯誤;
D、若De對Df完全顯性,H對h不完全顯性,基因型為DedHh和DfdHh雌雄個體交配,毛發顏色基因型有則DeDf、 Ded、Dfd和dd四種,表現型3種,毛發形狀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種,表現型3種,則F1有3×3=9種表現型,D錯誤。
故選B。
故選B。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體神經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A.當大腦皮層S區受損傷,病人能聽懂話,但不會說話,當H區受損傷時,病人就聽不懂話語的意思
B.當興奮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小體時,突觸小體內的突觸小泡就將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里,使另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
C.呼吸中樞等人體很多重要的神經中樞都位于腦干,如果腦干受損,人就會成為植物人
D.當食鹽撒在剛殺死的魚的肉塊上時,肉塊不停抽動,說明肉塊發生了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
B.單細胞動物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C.進食后,血液流經肝臟后血糖濃度會降低
D.多細胞動物的所有細胞都必須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高爾基體在生物體中的作用是形成細胞壁
B.植物葉肉細胞中液泡占細胞體積的絕大部分,內含有色素和氨基酸等
C.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以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D.植物細胞中,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葉綠體、核糖體、中心體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原生質體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理論上原生質體具有全能性
B.原生質體的融合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C.原生質體在適宜條件下能再生出細胞壁
D.原生質體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進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達爾文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我國東北虎和華南虎之間沒有產生生殖隔離,所以不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
C.無論是自然選擇還是人工選擇作用,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D.物種的形成不一定要經過地理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當地從未分布的新雜草出現在某農田生態系統中,排擠了原有的雜草而成為主要的雜草種類,對農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問題:
(1)當新雜草種群密度處于較長期的相對穩定階段,表明其種群數量已達到了__________。若連續陰雨和低溫的氣候變化使該雜草種群數量明顯下降,這種調節種群數量的因素屬于__________調節因素。
(2)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中,雜草屬于__________層。該農田生態系統的雜草種類發生改變后,生物群落是否發生了演替?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 。
(3)如果要控制該雜草的種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雜草外,還可采取的化學措施有__________、生物措施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聽毛細胞是內耳中的一種頂端具有纖毛的感覺神經細胞。聲音傳遞到內耳中引起聽毛細胞的纖毛發生偏轉,使位于纖毛膜上的K+通道打開,K+內流而產生興奮。興奮通過聽毛細胞底部傳遞到聽覺神經細胞,最終到達大腦皮層產生聽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靜息狀態時纖毛膜外的K+濃度低于膜內
B.纖毛膜上的K+內流過程不消耗ATP
C.興奮在聽毛細胞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
D.聽覺的產生過程不屬于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磷脂,DNA,ATP的組成元素不同
B.淀粉,糖原,蔗糖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葡萄糖
C.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人體線粒體中的核酸徹底水解后可得到8種小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