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垃圾分類無疑是最近最熱的話題之一,我國有多個城市將垃圾分類納入法制框架城市是由自然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所組成的人工生態系統,對城市環境的治理要把整個城市作為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來考慮,即用生態工程的方法對城市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回答下列問題:
(1)一般來說,生態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對_______________進行修復,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生態經濟之路,生態經濟所遵循的主要原則是______________ 。
(2)城市過度的人工碳排放,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碳平衡,導致大氣中的濃度偏高從而形成_____效應。科研人員通過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煤能源,突出的優點是__________。
(3)建設“海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的一個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內不僅安裝了現代化的雨水凈化系統,還種植了許多水生植被輔助凈化,這些植物的引種需遵循__________原理建設“海綿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體現了___________原理。
(4)城市中的垃圾經過降解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的_________(成分)。根據生態工程方面的內容請你列舉出一種實現城市垃圾的處理辦法: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或受損的生態系統) 循環經濟 溫室 減少了污染 協調與平衡 整體性 分解者 改露天放置為掩埋處理地表種植植物;燃燒發電等
【解析】
1.生態工程是指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從而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2.生態工程建設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質循環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
3.生態經濟:主要是通過實行“循環經濟”原則,使一個系統產生出的污染物,能夠成為本系統或者另一個系統的生產原料,從而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而實現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態工程。
4.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質能在生態系統中循環往復,分層分級利用;
(2)物種多樣性原理:物種繁多復雜的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抵抗力穩定性;
(3)協調與平衡原理:生態系統的生物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環境容納量)的限度;
(4)整體性原理:生態系統建設要考慮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
(5)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要通過改善和優化系統結構改善功能;
系統整體性原理:系統各組分間要有適當的比例關系,使得能量、物質、信息等的轉換和流通順利完成,并實現總體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1)一般來說,生態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生產方式進行改善,并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生態經濟之路,生態經濟所遵循的主要原則是循環經濟。
(2)城市過度的人工碳排放,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碳平衡,導致大氣中的 濃度偏高從而形成溫室效應。科研人員通過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煤能源,突出的優點是減少了污染。
(3)建設“海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的一個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內不僅安裝了現代化的雨水凈化系統,還種植了許多水生植被輔助凈化,這些植物的引種需遵循協調與平衡原理建設“海綿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體現了整體性原理。
(4)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的分解者,城市中的垃圾經過降解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根據生態工程方面的內容請你列舉出一種實現城市垃圾的處理辦法:改露天放置為掩埋處理地表種植植物;燃燒發電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菌在30℃的環境下,經過6周后會產生2種不同的酶,幾乎可將PET塑料完全分解。下圖是分離、純化和保存菌株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塑料垃圾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離該菌株的首選樣品
B.篩選培養基中需要加入PET塑料粉末,通過菌落特征挑出分解PET塑料的菌落
C.通過涂布平板法可以獲得單菌落
D.斜面培養基中含有大量營養物質,可在常溫下長期保存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黃芪多糖(APS)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為了探究黃芪多糖的降糖機理,科研人員先用高熱量飼料飼喂小鼠8周后,用小劑量鏈脲佐菌素注射小鼠,2周后測定血糖和血清胰島素含量,篩選獲得II型糖尿病模型鼠。利用II型糖尿病模型鼠進行APS降糖實驗,主要處理及實驗結果如下表(其中GLUT4為葡萄糖轉運蛋白)。請回答:
組別 | 實驗動物 | 處理 | 5周后實驗結果 | ||
血糖濃度/mmol·L-1 | 胰島素濃度/pmol·L-1 | GLUT4相對表達量 | |||
1 | 正常小鼠 | 灌喂生理鹽水 | 7.3 | 84 | 66 |
2 | 糖尿病模型鼠 | 灌喂生理鹽水 | 16.2 | 87 | 34 |
3 | 正常小鼠 | 灌喂APS溶液 | 7.2 | 86 | 64 |
4 | 糖尿病模型鼠 | 灌喂APS溶液 | 10.3 | 85 | 66 |
(1)胰島素可促進組織細胞________,從而實現降血糖功能。
(2)在培育II型糖尿病模型鼠的過程中,長時間飼喂高熱量飼料,可引起胰島B細胞代償性增殖,________增加,最終導致小鼠產生胰島素抵抗。再給胰島素抵抗小鼠注射小劑量鏈脲佐菌素以殺死部分_________,快速獲得II型糖尿病模型鼠。請在答題紙相應位置的坐標圖中繪制出模型鼠培育過程中小鼠空腹血糖的含量變化。________
(3)本實驗中,比較第1、3組實驗結果說明________;比較第1、2、4組實驗結果可知,APS降血糖的機理是________。
(4)本研究中制造II型糖尿病模型鼠的過程給我們健康生活上的啟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鳥類(ZW型)的翅膀羽毛紅色(D)對灰色(d)為顯性,羽毛有條紋(R)對無條紋(r)為顯性,其中一對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現有一只紅色有條紋個體與一只灰色有條紋個體雜交,雄鳥中約有1/8為灰色無條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親本產生的配子中含的配子均占1/4
B.出現紅色有條紋雌性個體的概率為3/16
C.中無條紋個體隨機交配,子代出現紅色無條紋的概率為7/16
D.雌性個體中,基因型為
的個體概率是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福橘是我國的傳統名果,科研人員以航天搭載的福橘莖尖為材料,進行了研究。請回答問題:
(1)福橘莖尖經組織培養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細胞具有_________性。此過程發生了細胞的增殖和_________。
(2)為探索航天搭載對細胞有絲分裂的影響,科研人員對組織培養的福橘莖尖細胞進行顯微觀察。
①制作莖尖臨時裝片需要經過_________、漂洗、染色和制片等步驟。
②觀察時拍攝的兩幅顯微照片如圖。照片a和b中的細胞分別處于有絲分裂的_________期和后期。正常情況下,染色體會先移至細胞中央赤道板附近,之后著絲點分裂,_________分開,兩條子染色體移向兩極。
③圖中箭頭所指位置出現了落后的染色體。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在_________的牽引下運動,平均分配到細胞兩極,落后染色體的出現很可能是該結構異常導致的。
(3)研究人員發現,變異后的細胞常會出現染色質凝集等現象,最終自動死亡,這種現象稱為細胞_________。因此,若要保留更多的變異類型,還需進一步探索適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為甲狀腺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如果甲乙丙代表不同器官,①②代表激素,則正確的是
A.①通過神經纖維運輸,②通過血液運輸
B.③④過程為正反饋,即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也促進①②的分泌
C.甲為下丘腦,乙為垂體,丙代表甲狀腺
D.下丘腦的活動與神經調節完全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物質P和Q跨膜出細胞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物質P可能是氧氣 B. 物質Q一定是水分子
C. 物質P和Q出細胞都消耗能量 D. 物質Q出細胞未必需要載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體,體細胞含有32條染色體();雄蜂是單倍體,體細胞含有16條染色體(
),雄蜂可通過一種特殊的減數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蜜蜂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16條同源染色體
B.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16個DNA分子
C.在精子形成過程中,細胞含有的染色體始終為16條
D.若不考慮突變,一只雄蜂只能產生一種類型的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2分別為“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部分操作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2中加入蒸餾水的目的相同B.圖1、2中攪拌的操作要求不同
C.圖1中完成過濾后應棄去濾液D.圖2中完成過濾后要保留濾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