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對某湖泊環境問題的研究。他們選取了該湖泊中AE等5種不同的生物,先對其中4種動物消化道內的食物組成進行分析,再對這5種生物體內的汞和某種殺蟲劑的含量進行測定,結果如下表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生物種類 | 消化道內食物組成 | 千克體重污染物含量/mg | ||
汞 | 某種殺蟲劑 | |||
A | 魚(甲) | 魚(乙) | 78 | 96 |
B | 河蚌 | 水蚤,小球藻 | 25 | 57 |
C | 小球藻 | —— | 3 | 5 |
D | 魚(乙) | 水蚤 | 10 | 31 |
E | 水蚤 | 小球藻 | 5 | 15 |
(1)表中5種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鏈(網)是:______(用上表中的字母表示)。作出該判斷的主要依據是:______。
(2)若生物C中的能量保持不變,將動物B的食物比例由生物C:生物E=1:1調整為3:1,按最高能量傳遞效率計算,該生態系統中,傳遞給動物B的能量將是原來的______倍。
(3)下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甲丁代表生態系統的4種成分,①⑦代表過程或生理過程。圖中碳以有機物的形式流動的過程是______(填序號)。能進行生理過程①的生態系統成分,其同化作用的顯著特點是______。成分乙在該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答出1點即可)。
【答案】 4種動物消化道中的食物組成(以及5種生物體內汞和殺蟲劑的含量) 1.5 ③④⑦ 能直接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協助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參與生態系統的信息交流
【解析】
結合表格中動物消化道內食物組成分析可知,小球藻(C)作為生產者,而水蚤(E)又是魚乙(D)和河蚌(B)的食物,魚乙又被魚甲(A)所捕食。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濃縮,是指生物體通過對環境中某些元素或難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積累,使這些物質在生物體內的濃度超過環境中濃度的現象。這一湖泊中,隨著富集作用,汞和殺蟲劑含量隨營養級的升高而增加,藻類最少,營養級最低;魚最多,營養級最高。分析圖形: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丁是無機環境;①是光合作用,②⑤⑥是呼吸作用,③是乙攝食甲,④⑦是被分解者利用。
(1)結合前面的分析,根據4種動物消化道中的食物組成(或5種生物體內汞和殺蟲劑的含量),可繪制出食物網:。
(2)B的食物比例為C:E=1:1時,設B為m,那么需要C的能量為(1/2)m÷20%+(1/2)m÷20%÷20%=15m;當食物比例調整為C:E=3:1 時,設B為n,需要的C為(3/4)n÷20%+(1/4)n÷20%÷20%=10n;由于兩種情況下,生產者的數量是一定的,所以15m=10n,則n=1.5m,即調整后傳遞給動物B的能量將是原來的1.5倍。
(3)結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生物群落(即甲、乙、丙)內部碳元素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流動,對應圖中的③④⑦過程。進行①過程的是生產者,其能直接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屬于自養生物。圖中乙是消費者,可以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協助植物的傳粉和種子的傳播、參與生態系統的信息交流。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和傳遞過程的模式,回答有關問題:
(1)甲圖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組成部分,其中效應器是________(填序號),效應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
(2)若在甲圖中①處給予適宜刺激,興奮可傳至效應器引起反應,則電流表A的偏轉情況是____________,若在甲圖中的④處給予適宜刺激,電流表A、B的偏轉情況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圖中代表未受刺激時的膜電荷分布是________ (填標號),形成此電荷分布的原因主要與______________的跨膜運輸有關。
(4)若在丙圖所示的⑤結構中給予某種藥物,再刺激甲圖中①,發現電流表B不偏轉,但發現丙圖⑤中的神經遞質的量與給予藥物之前相同,說明該藥物是抑制了_______(填標號)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欲研究藥物乙對海拉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請根據以下提供的材料與用具,以海拉細胞的細胞數變化為測定指標,完善實驗分組設計和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與討論。
材料與用具:海拉細胞懸液,藥物甲溶液(對細胞增殖有影響),藥物乙溶液,培養液、培養瓶,血細胞計數板,顯微鏡等。
(要求與說明:細胞計數的具體操作過程不做要求,不考慮加入溶液對體積的影響,實驗條件適宜)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分組設計:
A組:海拉細胞懸液+培養液
B組:海拉細胞懸液+培養液+藥物甲溶液
C組:海拉細胞懸液+培養液+藥物甲溶液,培養一段時間后,加入_______________。
(2)完善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
(3)預測實驗結果(以坐標曲線圖形表示實驗結果,并標出加入藥物的時間):
_______________
(4)分析與討論:
藥物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神經系統對內分泌系統功能的調節有甲、乙、丙三種方式,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符合甲模式調節方式的靶腺體有甲狀腺、性腺等,推測激素a的化學本質應該是蛋白質或多肽
B. 圖中丙模式和甲模式體現了下丘腦直接或間接調節內分泌腺的活動
C. 激素b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分泌經垂體釋放
D. 激素c可能是胰島素也可能是胰高血糖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記憶是動物適應環境、使個體得到發展的重要功能。通過電刺激實驗,發現學習、記憶功能與高等動物的海馬腦區(H區)密切相關。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在小鼠H區的傳入纖維上施加單次的強刺激,傳入纖維末梢內的神經遞質—谷氨酸從突觸小體釋放到突觸間隙,所發生的信號形式的轉換是______。
(2)如果在H區的傳入纖維上持續1秒施加100赫茲的強刺激(HFS),在刺激后幾小時之內,只要再施加單次強刺激,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都會比未受過HFS處理時高23倍。研究者認為,是HFS使H區神經細胞產生了“記憶”。下圖為這一現象可能的機制。圖中的ⅠⅢ表示生理過程。
如圖所示,突觸后膜上的N受體被激活后,在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下,C酶由無活性狀態變成有活性狀態。
(3)研究發現,對小鼠H區的傳入纖維施以HFS,休息30分鐘后,檢測到H區神經細胞A受體總量無明顯變化,而細胞膜上的A受體數量明顯增加。完成過程Ⅱ的結構基礎是______。
(4)在神經遞質的作用下,激活的A受體的通道蛋白開放,大量的Na+內流。此時發生的膜電位的變化是______。
(5)據圖可知,在突觸處,神經信息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種子萌發時所需酶的來源可能是新合成的,也可能是原先存在的酶被激活的結果。為探究小麥種子萌發過程中淀粉酶的來源,以氯霉素為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以淀粉酶的活性為酶含量變化的檢測指標,對萌發的小麥種子做了分組培養實驗,每隔12小時分別測定兩組淀粉酶的活性,結果如下:
請回答:
(1)比較Ⅰ、Ⅱ組實驗結果,對小麥種子萌發過程中淀粉酶的來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昆蟲基因pen突變產生抗藥性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殺蟲劑與靶位點結合形成抗藥靶位點
B. 殺蟲劑的頻繁使用,使昆蟲發生基因pen突變,為昆蟲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C. 突變昆蟲的出現說明此地區的該昆蟲種群已發生了進化
D. 野生型昆蟲和pen基因突變型昆蟲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螢火蟲曾被視為七夕的浪漫禮物,如今卻由于人們的大量采集與買賣而導致數量銳減,拯救螢火蟲,刻不容緩。回答下列問題。
(1)螢火蟲的發光需要熒光素、熒光酶以及ATP等多種物質,其中ATP主要在細胞中的___________(填具體的生物膜結構)產生,其發揮作用的機理是有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水解,釋放能量,核苷由___________構成。
(2)螢火蟲的體色由位于2號染色體上的一組復等位基因A+(紅色)、A(黃色)、a(棕色)控制,復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A+>A>a,且A+A+個體在胚胎期致死;只有基因B存在時,上述體色才能表現,否則表現為黑色。現在有紅色螢火蟲(甲)與黑色螢火蟲(乙)雜交,F1中紅色:棕色=2:1,則親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F1中棕色個體交配產生F2中黑色個體的概率是___________。
欲判斷B、b基因是否位于2號染色體上,現利用F1螢火蟲設計如下實驗,請預測實驗結果(不考慮交叉互換):
①實驗方案:取F1中一只紅色雄性螢火蟲與F1中多只棕色雌性螢火蟲進行交配,統計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②結果預測及結論:
a.若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則B、b基因不存在2號染色體上。
b.若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則B、b基因存在2號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下丘腦與垂體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圖1
(1)如果頭部遭受創傷導致圖中細胞③處的細胞體大量破壞,將出現明顯的多尿現象。這說明E處分泌的____物質減少。
(2)當人體受到寒冷刺激時,在相關部位的影響下,細胞①處產生興奮,興奮通過____(結構)傳遞給細胞②,使其興奮,比較A血管和B血管相比,B血管中中含時明顯增加的激素是____,其最終會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圖中所示的A、B和C三條血管中,能檢測到甲狀腺激素的血管有____。
(3)A處和B處血管中氧氣濃度大小關系為____。
(4)在下圖示神經纖維某處的細胞膜內外放置電極a和b,此時測得的兩側電位差為靜息電位,是____由引起的。若在圖中膜外M點給予一次適宜刺激,通過電壓表測量神經細胞膜內、外電位差(膜內外電位差=膜外電位-膜內電位)。坐標圖中符合實驗結果的曲線是____。
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