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乙醇等“綠色能源”的開發備受世界關注。利用玉米秸桿生產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如圖所示:
玉米秸稈糖液
酒精
(1)玉米秸桿經預處理后,應該選用__________酶進行水解,使之轉化為發酵所需的_________。
(2)從以下_________(填序號)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①釀制果醋的醋酸菌 ②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③生長在腐木上的霉菌
④生產味精的谷氨酸棒狀桿菌 ⑤反芻動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生物
(3)若從土壤中分離產生這種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養基為_________(按功能分),培養基中的碳源為__________________。
(4)發酵階段需要的菌種是_________,其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在產生酒精時要控制的必要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纖維素 葡萄糖 ③和⑤ 選擇培養基 纖維素 酵母菌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無氧
【解析】
1、植物秸稈中的有機物主要是纖維素,纖維素分解菌產生的纖維素酶能將其水解成葡萄糖。
2、從土壤中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驟是:土壤取樣、選擇培養、梯度稀釋、涂布培養和篩選菌株。篩選纖維素分解菌必須使用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并且需要做產纖維素酶發酵葡萄糖的實驗進行酶活性的檢測。
(1)玉米秸桿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所以其經過預處理后應該選用纖維素酶進行水解,使之轉化為發酵所需的葡萄糖。
(2)由于纖維素酶存在于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中,故應從富含纖維素的環境中去尋找纖維素分解菌,則應從生長在腐木上的霉菌和反芻動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中提取。故選:③⑤。
(3)若從土壤中分離產生這種酶的微生物,所用的培養基為選擇培養基,利用的碳源為纖維素。
(4)發酵階段需要的菌種是酵母菌,其反應式為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所以生產酒精時要控制的必要條件是無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工程操作流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動物組織細胞懸液→原代培養
傳代培養
B.高產奶牛體細胞去核的牛卵母細胞
重組細胞
C.B淋巴細胞和瘤細胞融合細胞
單克隆抗體
D.胡蘿卜根切斷切成1cm2小塊
愈傷組織
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將葉綠體破壞后,將離心得到的類囊體懸浮液和葉綠體基質分別放入4支試管中,給予試管①②光照,將試管③④置于黑暗條件下,實驗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試管①②對照能說明光反應發生在類囊體上
B.試管③④對照能說明暗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C.4支試管中只有試管①能產生氧氣
D.若向④加入①的懸浮液,通入CO2后有有機物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曲線示意圖,其中對曲線中a、b、c、d中各點的解讀正確的是( )
A.a點為較低濃度不能促進生長
B.b點濃度達到最高,促進作用最強
C.c點濃度適中,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D.d點為較高濃度抑制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冠狀病毒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種。2019年底一種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引發的新型肺炎疫情出現并在全球蔓延。疫情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同時考驗著各國的擔當。現已查明COVID-19的遺傳物質是單股RNA,病毒的結合部位是人體肺部血管壁內皮細胞膜上的某一位點(如圖),最終導致感染者出現肺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癥狀。請根據所學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COVID-19侵入人體后經過一系列的反應會引起人體發熱,體溫上升過程中人體的產熱量________散熱量,新陳代謝___________,耗氧量__________,同時由于肺部嚴重感染,影響呼吸,致使患者血氧飽合度過低而危及生命。
(2)COVID-19是自然界中許多冠狀病毒中的一種,其通過__________(填“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進入肺部細胞。在肺部細胞內,COVID-19釋放__________并通過__________進入肺部細胞的細胞核進行復制。當肺部細胞變成靶細胞后,機體的免疫應答產生大量的__________細胞涌入肺部,靶細胞被裂解后,釋放出細胞內容物,病原體失去了寄生的基礎,進而被吞噬、消滅。被治愈的感染者,他們短期內不容易再次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是因為其體內產生了__________。
(3)在抗病毒過程中發現目前抗病毒藥物對某些病人療效不顯著。試從新型冠狀病毒遺傳物質的特點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有效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株豌豆體細胞中的兩對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①、②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之比是9:3:3:1
B. ①、③雜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
C. 四株豌豆自交都能產生基因型為AAbb的后代
D. ①株中基因A與a的分開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人體某正常組織結構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的內環境由圖中①②③④組成
B.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先進入③,再進入④
C.若長期營養不良,則會引起圖中③減少
D.血漿中的氧進入組織細胞的途徑是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提高糧食產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術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徑。
(1)圖1是葉肉細胞中部分碳代謝過程的模式圖。其中環形代謝途徑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 反應。
(2)如圖1所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與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條件下,R酶還可以催化C5和O2反應生成1分子C3和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轉換為___________后通過膜上的載體(T)離開葉綠體。再經過代謝途徑Ⅰ最終將2分子乙醇酸轉換為1分子甘油酸,并釋放1分子CO2。
(3)為了減少葉綠體內碳的丟失,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將編碼某種藻類C酶(乙醇酸脫氫酶)的基因和某種植物的M酶(蘋果酸合成酶)基因轉入作物甲,與原有的代謝途徑Ⅲ相連,人為地在葉綠體中建立一個新的乙醇酸代謝途徑(圖2中的途徑Ⅱ)。
①將C酶和M酶的編碼基因轉入作物甲,能夠實現的目的是:利用途徑Ⅱ,通過__________,降低葉綠體基質中該物質的含量,減少其對葉綠體的毒害作用。
②轉基因操作后,途徑Ⅲ能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在圖2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人提出“通過敲除T蛋白基因來進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設想。你認為該設想是否可行并闡述理由。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胚胎分割的過程,下列有關胚胎分割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應選擇形態正常、發育良好的囊胚或原腸胚進行分割
B. 分割針分割胚胎后,①和②部分的大小應基本相等
C. 為了獲得更多的胚胎,分割胚胎時產生的份數越多越好
D. 對胚胎進行分割后得到的個體性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