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究人員選擇果皮黃綠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紋的純合甜瓜植株(甲)與果皮黃色、果肉橘紅色、果皮無覆紋的純合甜瓜植株(乙)雜交F表現為果皮黃綠色、果肉橘紅色、果皮有覆紋。F1自交得F2,分別統計F2各對性狀的表現及株數,結果如下表。假設控制覆紋性狀的基因與控制果皮顏色、果肉顏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甜瓜性狀 | 果皮顏色(A,a) | 果肉顏色(B,b) | 果皮覆紋 | |||
F2的表現 及株數 | 黃綠色 482 | 黃色 158 | 橘紅色 478 | 白色 162 | 有覆紋 361 | 無覆紋 279 |
A.甜瓜的果皮有覆紋為顯性性狀,無覆紋為隱性性狀
B.若讓F1與植株乙雜交,則子代中果皮有覆紋:無覆紋=3: 1
C.由表中F2果皮顏色、果肉顏色的統計數據,可判斷A/a、B/b這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若果皮顏色、覆紋由3對獨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則理論上F2中果皮黃色無覆紋的甜瓜植株大約有70株
【答案】D
【解析】
由表中F2果皮覆紋性狀9:7可知覆紋性狀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假設由C/c、D/d控制,F2果皮和果肉顏色性狀比都是3:1,可判斷果皮黃綠色對黃色是顯性,果肉橘紅色對白色是顯性,則親本甲是AAbbCCDD,乙是aaBBccdd,二者雜交所得F1是雜合子AaBbCcDd。
A、植株總數是640株,有覆紋與無覆紋之比是9:7,即這對性狀是由兩對基因決定的,故不能確定這對性狀哪個是顯性哪個是隱性,A錯誤;
B、據上分析可知,甲是CCDD,乙是ccdd,二者雜交所得F1是雜合子CcDd,當F1(有覆紋CcDd)與植株乙(無覆紋ccdd)雜交時,相當于測交,F2中有覆紋與無覆紋之比是1:3,B錯誤;
C、表格中只有每對性狀的分離比,缺乏對F2中兩對性狀(果皮顏色與果肉顏色)組合類型的統計數據,所以不能判斷兩對基因(A和a,B和b)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錯誤;
D、若果皮顏色、覆紋由3對獨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則三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論上果皮黃色占果皮顏色性狀中的1/4,無覆紋占覆紋性狀中的7/16,因此,理論上F2中果皮黃色無覆紋的甜瓜植株大約有640×1/4×7/16=70株,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天竺鼠的毛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現有一批基因型為BbCc的天竺鼠,已知基因B決定黑色毛,基因b決定褐色毛,基因C決定毛色存在,基因c決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則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論比例為( )
A.9:4:3B.9:3:4C.9:1:6D.9: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諾貝爾獲獎者之一詹姆斯·艾利森研究了一種作為免疫系統“剎車”的蛋白質。他發現,松開這個“剎車”,有可能釋放免疫細胞來攻擊腫瘤。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腫瘤患者體內“剎車”的蛋白質的作用機理類似于自身免疫病
B.腫瘤患者體內“剎車”的蛋白質基因的表達可能抑制了T細胞的作用
C.攻擊腫瘤的免疫細胞是效應T細胞
D.詹姆斯·艾利森的發現可能為治療腫瘤提供新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瓊脂是制備固體培養基必需的材料,避免污染環境,實驗室使用過的廢棄固體培養基必須經細菌分解才能丟棄。糖蜜發酵廢液的黑褐色色素是造成河、湖色澤污染的原因之一,為了脫除這種黑褐色色素,某實驗小組從瓊脂生產廠附近的土壤中篩選到多株具有脫色能力的瓊脂分解菌,其能產生脫色酶,并通過氧化方式進行脫色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篩選可分解瓊脂的細菌,在配制培養基時,應選擇以_______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進行培養。配制好的培養基需通過_______法進行滅菌。
(2)實驗小組可采用_______法分離土壤浸出液中的瓊脂分解菌。鑒定瓊脂分解菌時,可在培養基中加入_______,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發現培養基上形成圓形凹穴,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應選擇_______的菌落進行擴大培養。
(3)進行污染物脫色時,需將瓊脂分解菌擴大培養以加速脫色,通過不斷增加營養物質的比例能否提高該菌的種群密度,并分析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
(4)進行污染物脫色時,可提取瓊脂分解菌中的脫色酶固定化后用于脫色,固定化酶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目前已成為生物科學的核心技術,在農牧業、工業、醫藥衛生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表達載體中的復制原點,本質上是一段富含A—T堿基對的DNA序列,它易與引物結合而成為復制起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啟動子與復制原點的化學本質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啟動子功能的含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可在PCR擴增儀中進行的三步反應是____________。若在PCR擴增儀中加入模板DNA分子100個,則經過30次循環后,DNA分子數量將達到____________個。
(3)植物基因工程技術主要用于提高農作物的抗逆能力,如抗蟲性、抗病性等。我國的抗蟲棉就是通過____________法導人抗蟲基因____________基因培育成功的;抗病毒的轉基因小麥是導入抗病毒基因培育的,使用最多的抗病毒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若給人靜脈注射20mL0.9%NaCl溶液(生理鹽水)后,則一段時間內會出現的現象是
A.輸入的溶液會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B.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分別增加10mL
C.細胞內液Na+的增加遠大于細胞外液Na+的增加
D.機體血漿量增加,排出相應量的NaCl和水后恢復到注射前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些微生物含有纖維素酶。人們研究和應用這些微生物,可將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生產出酒精等產物。實驗室培養纖維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養基。下表為纖維素分解菌的鑒別培養基配方:
CMC- Na | 酵母膏 | KH2PO | 瓊脂 | 土豆汁 | 蒸餾水 |
5 g~10 g | 1g | 0.25 g | 15 g | 100g | 1000mL |
為了測定某種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最適pH,甲、乙兩組同學分別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
(1)甲組方案:
①稱量培養基各成分各5份,分裝到5個錐形瓶中,用緩沖液分別調節pH為6、6.5、7、7.5、8,分別標號為I、II、III、IV、V。
②將每瓶培養基等量分裝到5支試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成5捆。
③將試管放到1個大燒杯中,在酒精燈上加熱煮沸15~30 min滅菌,待溫度冷卻到50°C,將試管擱置斜面。
④在無菌條件下,往每支試管中接種等量的菌種,一共接種25支,然后,將它們置于37 °C左右的恒溫箱中培養12~24 h。
⑤測定每支試管中培養基的重量,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
方案公布后,乙組同學指出甲組同學的方案需要完善,因為上述步驟中至少存在3處明顯錯誤。請你幫甲組同學找出3處錯誤來,并加以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組方案:
①稱量培養基各成分,配制培養基,分裝到5支試管中。
②將培養基的pH分別調節到6、6.5、7、7.5、8后,將培養基滅菌。待適當冷卻后,擱置斜面。
③將等量的纖維素分解菌分別接種在上述培養基上。
④放在適宜條件下培養,觀察并記錄結果。
乙組同學僅憑一次實驗就能確定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最適pH嗎?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 。
(3)為了提高纖維素分解菌的產酶量,請你利用誘變育種的方法,設計一個實驗獲得產纖維素酶較多的菌株。
①將培養好的生產菌株分成兩組,一組用一定劑量的誘變劑處理,另一組不處理作對照。
②把誘變組的大量菌株接種到多個含有____________的固體培養基上,同時接種對照.組(未處理)的菌株。把它們置于相同的條件下培養。
③用__________染色。
④結果:誘變組透明圈與對照組相比,面積較_________(填“大”或“小”),則說明誘變育種成功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某果園進行了果樹下種植草菇的試驗,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回答下列問題:
(l)區別該群落與其他普通果園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
(2)高大的果樹可以充分利用上層光照,而果樹下的弱光照、高濕度、低風速又可為草菇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質還可為果樹提供營養,這種立體農業生產模式運用了群落的__________原理。
(3)草菇屬于該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長期種植草菇可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那么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指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個槲寄生種群,槲寄生屬于綠葉灌木植物,可以寄生在白楊樹上,是傳統中藥,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等功效。回答下列問題:
(1)槲寄生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填一種成分)。槲寄生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等功效,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價值。
(2)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以維持和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指_______。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措施,這屬于______保護。
(3)保護區內包括槲寄生在內的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