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究人員在對某湖泊生態系統研究后,繪制了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甲)和碳循環示意圖(圖乙),圖中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相關成分。請據甲、乙、丙三圖,回答:
(1)圖乙中的____(填字母)可構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______的形式傳遞。
(2)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與乙圖相比較,甲圖中沒有的是____(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與河蚌的關系是_________。
(4)圖甲中河蚌屬于第____營養級;水蚤的糞便能被細菌和真菌分解,這種情況下 細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____營養級。
(5)若河蚌從小球藻中獲得的能量比例為0.6,從水蚤中獲得的能量比例為0.4,則河蚌增加10g,最少需要小球藻______g。
(6)該地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如圖丙為在人為干預下恢復過程中的能量流動圖(單位:103kJm﹣2a﹣1)。在人為干預下,能量在第三營養級到第四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約為:_____。用于植食動物自身的生長、發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______。若生物種類減少,則該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將_______。
【答案】B、C、D 有機物 A、D 捕食、競爭 二、三 一 130 3.33% 1.2× 104kJm﹣2a﹣1 提高
【解析】
分析圖 甲圖表示食物鏈,食物鏈只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圖中小球藻是生產者,其余4種是消費者;
乙圖為碳循環示意,由于生產者和大氣二氧化碳之間為雙箭頭,并且所有生物均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圖A是大氣二氧化碳庫,B是生產者,則C是消費者,D是分解者。
(1)圖乙中的B生產者、C消費者、D分解者可構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有機物傳遞的。
(2)生態系統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根據圖乙信息可知A是大氣二氧化碳庫,B是生產者,C是消費者,D是分解者;甲圖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與乙圖相比較,甲圖中沒有的是AD。
(3)水蚤與河蚌都可以捕食小球藻為競爭關系;河蚌又可以捕食水蚤為捕食關系。
(4)河蚌在不同的食物鏈中營養級不同,既是第二營養級,又是第三營養級;水蚤糞便中的能量屬于小球藻同化的能量,故水蚤的糞便能被細菌和真菌分解,這種情況下,細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一營養及小球藻同化的能量。
(5)若河蚌從小球藻中獲得的能量是0.6,從水蚤中獲得的能量為0.4,則河蚌增加10g體重,最少需要小球藻10×0.6÷20%+10×0.4÷20%÷20%=130g。
(6)在人為干預下,能量在第三營養級到第四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0.25÷(0.25+0.05+5.1+2.1)=3.33%;用于植食性動物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14+2-4)×103 kJm﹣2a﹣1=1.2×104 kJm﹣2a﹣1。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與生物種類有關,若生物種類減少,則該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將提高,反之則降低。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會使人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長期持續的壓力會導致機體內環境穩態紊亂。
(1)圖為人體產生情緒壓力時腎上腺皮質、腎上腺髓質受下丘腦調節的模式圖,腎上腺髓質屬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當情緒壓力刺激下丘腦時,支配腎上腺的神經興奮,興奮以_______的形式傳至神經纖維末梢并釋放________作用于腎上腺髓質,促進腎上腺髓質釋放腎上腺素,產生短期壓力效應。
(2)情緒壓力下,機體還可以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HPA軸)進行調節。此調節過程是,下丘腦分泌的激素a會促進垂體分泌__________(激素b),從而使腎上腺皮質分泌和釋放的糖皮質激素量增加。健康人體內糖皮質激素濃度不會持續過高,其體內的_______調節機制保證了激素分泌的穩態。若下丘腦或垂體的_________數量和功能下降,將造成上述作用減弱,HPA 軸功能亢進,糖皮質激素持續升高而引發長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長期壓力效應。
(3)人的情緒是由激發情緒的刺激傳到大腦的情緒中樞后而產生。5-羥色胺是使人產生愉悅情緒的神經遞質。研究發現糖皮質激素的持續升高會影響到5-羥色胺的信號傳遞(見圖所示)。當神經沖動到達突觸前神經元軸突末梢時,膜上的________通道打開,使該離子內流,從而引起突觸囊泡的________與突觸前膜上的膜蛋白分子簇結合,隨后突觸小泡膜與突觸前膜融合,5-羥色胺以_______的方式釋放。釋放到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可與 _________結合,實現了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
(4)為研究糖皮質激素對遞質5-羥色胺分泌的影響,科學家進行實驗研究的結果如下表
組別 | 神經細胞內突觸囊泡中5-羥色胺的量 | 神經細胞內突觸囊泡 蛋白分子mRNA含量 |
正常大鼠 | 正常 | 正常 |
長期情緒低落大鼠 | 正常 | 低 |
服用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的大鼠 | 正常 | 正常 |
分析以上實驗結果,并結合(1)(2)(3)的分析,補充和完善下圖字母后面橫線中的內容,展示你對持續“情緒壓力”引起長期心境低落的機理的理解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胰島素分泌的調節過程及胰島素的作用機理。據圖分析回答:
(1)當血糖濃度上升時,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________,經傳導和傳遞,最終導致傳出神經末梢釋放神經遞質,與胰島 B 細胞膜上相應的受體結合,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多;說明胰島 B 細胞和相應中樞神經系統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圖分析,胰島 B 細胞分泌胰島素還受到_________的影響。以上說明胰島素分泌的調節方式包括___________調節。已知支配胰島細胞的交感神經興奮時,其末梢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促進胰島 A 細胞的分泌,卻抑制胰島 B 細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_ 。
(3)據圖分析,胰島素能降低血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異常抗體(圖中抗體 1、抗體 2)。圖中因抗體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難以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治療,原因是此種抗體與________________結合,導致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血糖濃度升高。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這兩種異常抗體引起的糖尿病都屬于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在研究北美兩種不同物種果蠅(種1與種2)的進化過程時發現,在百萬年之前,北美大陸只有一種果蠅,其基因型aabbccDDeeff。隨后不同區域的果蠅出現了不同的基因(見下圖);當基因A與B同時出現個體中會發生胚胎早亡;同樣,基因C與D或E與F同時出現也有胚胎期早亡現象。
⑴甲地所有的果蠅稱為 。
⑵北美大陸不同區域在階段I出現了基因的差異,這種變化說明基因突變的 特性。
⑶果蠅最多只能飛躍鄰近兩地的距離。對歷史階段Ⅰ而言,甲地與乙地果蠅之間的差異可能屬于 多樣性,判斷的理由是 ;甲、丙兩地的果蠅之間的差異可能屬于 多樣性。
⑷北美大陸在階段Ⅱ時,一些地區的果蠅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
A.果蠅不適應逐漸改變的環境 | B.環境導致果蠅基因定向突變 |
C.突變產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 | D.可逆性突變使兩地果蠅基因相同 |
⑸甲地與戊地果蠅最終進化成兩個物種,運用現代綜合進化理論解釋其可能主要原因: ,最終導致生殖隔離。
⑹若甲地果蠅(種1)一個基因組含有15000個基因,甲地共有果蠅50000只;戊地果蠅(種2)一個基因組比甲地果蠅多了25個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蠅38000只。比較兩地的果蠅種群基因庫的大小:
⑺整個美洲大陸從最初的一種果蠅(基因型aabbccDDeeff)發展至今已有許多種果蠅,這種進化現象稱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代表ATP,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主動運輸過程中,乙的含量會明顯減少
B. 甲→乙和乙→丙過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間結構相同
C. 丙是RNA基本組成單位之一,其中不含磷酸鍵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眼球震顫癥為單基因顯性遺傳病,輕者(雜合子)眼球稍微能轉動,重者(純合子)不能轉動。如圖是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可推定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可推定眼球微動患者全部為女性
C.3和4婚配,后代是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2
D.3和4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DNA含量變化的曲線圖,圖2表示是某二倍體動物的一個細胞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處于曲線圖的c﹣d段時期
B.該細胞的每個染色體組中有3條染色體,包含了該生物基因組中的全部DNA序列
C.若染色體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點上有基因b,說明細胞在b﹣c段時期內發生了交叉互換
D.假設圖中細胞表示某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細胞圖像,則該生物是單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雌雄異株植物的花色由3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B、b;C、c)控制,當該植物每對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開紫花,其他顏色花至少含有一對隱性基因,其中白花基因型中含有AA基因,綠花基因型中含BB基因,黃花基因型中含CC基因。現有紫花、白花、綠花、黃花植株純合品系,如圖為該純合品系中部分植物的雜交情況(不考慮細胞質遺傳和伴X、Y同源區段的遺傳),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三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則上述子一代紫花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子二代中出現基因型為aabbcc植株的概率為________。
(2)若三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則F2出現9︰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判斷三對基因中是否有一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請用以上純合品系植株為材料設計雜交實驗(要求: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和結論: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三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三對基因有一對位于X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的示意圖,有關該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圖表示的是真核細胞內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B.圖中的信使RNA是以DNA分子中的①鏈為模板轉錄而來
C.圖中參與蛋白質合成的RNA只有信使RNA和轉移RNA
D.圖中蛋白質多肽鏈中肽鍵的形成部位是在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