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鐮刀形細胞貧血癥患者因血紅蛋白基因發生突變,導致血紅蛋白的第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變成纈氨酸。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患者細胞中攜帶谷氨酸的tRNA與正常人不同
B. 患者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與正常人不同
C. 患者血紅蛋白mRNA的堿基序列與正常人不同
D. 此病癥可通過顯微鏡觀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本觀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 進化的實質是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C. 可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前提
D. 自然選擇是進化的一個重要動力和機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某遺傳病受X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時存在時個體才不患病。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根據系譜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I-1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
B. Ⅱ-3的基因型一定為XAbXaB
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于I-1
D.若Ⅱ-1的基因型為XABXaB.與Ⅱ-2生一個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題小組研究紅光和藍光對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三圖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
圖一 圖二 圖三
(1)據圖 可知,與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葉片凈光合速率較 。
(2)從圖可知,與對照組相比,藍光處理組的葉肉細胞由于氣孔導度較 ,決定了其吸收CO2的量最大,但胞間CO2濃度相對 ,可見,藍光處理組的葉肉細胞通過增大CO2的吸收量,達到加快光合作用的 階段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
(3)葉肉細胞有氧呼吸產生的CO2在該細胞內被利用,至少需要跨 層磷脂雙分子層。
(4)某同學測定30d幼苗的葉片葉綠素含量,獲得紅光處理組的3個重復實驗數據分別為2.1mg·g-1、3.9 mg·g-1、4.1 mg·g-1。為提高該組數據的可信度,合理的處理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乙中的箭頭表示三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酶切位點,ampr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neo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質粒用BamH I切割后,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B.在構建重組質粒時,可用Pst I和BamH I切割質粒和外源DNA
C.用Pst I和HindIII酶切,可以防止質粒的自身環化
D.導入目的基因的大腸桿菌可在含氨芐青霉素的培養基中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玫瑰香”草莓享譽全國,為提高產量和質量,科研人員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選取生長良好的草莓幼苗進行光照和遮陰處理,并對兩種環境下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測定。
實驗二:將消毒后生理狀態良好且相同的草莓幼苗分別置于pH為a、b、c、d和e的培養液中培養,其他條件適宜。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草莓幼苗葉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結果如下圖:
(1)實驗一中所測定的吸收光能的色素除了葉綠素a、葉綠素b之外,還包括 ,這些物質分布在 (填具體結構)。測定色素含量前,需要提取色素,提取的方法是:在剪碎的綠葉中加入SiO2、 、無水乙醇后快速研磨,經過濾獲得色素濾液。
(2)草莓光反應產生的[H]與葉綠體基質中的 反應生成(CH2O),本實驗除了通過測定氧氣釋放量,還可以通過測定CO2 來計算凈光合速率。
(3)培養草莓幼苗的過程中,隔天更換培養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爛根和營養不足之外,還能防止培養液的 改變,影響實驗結果。在替換下來的培養液中加入 ,溶液顏色將由藍變綠再變黃。
(4)若pH為a時,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長,每天適宜的光照時間不少于 h(保留整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人體生命活動調節模式圖,甲~丁表示不同的分泌細胞,A~D表示不同的靶細胞。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分析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與靶細胞結合的原因是 。正常情況下各種激素作用于靶細胞后會被 。
(2)若甲產生的某種抗體與A(胰島B細胞)上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進而引起糖尿病,則這種病屬于 。
(3)若丁為下丘腦細胞,當血漿滲透壓升高時,其合成分泌并由垂體釋放的 激素增加,該激素通過促進 細胞對水的重吸收,使尿量 。
(4)若丙為垂體細胞,其產生的促甲狀腺激素促進C產生相應的激素,則C產生的這種激素的生理作用有 (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構成了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和組織液都有運輸激素的作用
B.血漿和淋巴都是免疫細胞的生存環境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過程發生在內環境
D.組織液中的蛋白質低于血漿中的蛋白質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自然種群的雌雄異株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下圖為該植物的性染色體簡圖,同源部分(圖中的I片段)基因互為等位,非同源部分(圖中的II、III片段)基因不互為等位。其葉形(寬葉和窄葉)由位于性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H和h)控制,但不知位于I片段還是II片段,也不知寬葉和窄葉的顯隱性關系。現有從2個地區獲得的純種寬葉、窄葉的雌性和雄性植株若干,你如何通過只做一代雜交實驗判斷基因(H和h)位于I片段還是II片段?請寫出你的實驗方案、判斷依據及相應結論。(不要求判斷顯、隱性,不要求寫出子代具體表現型)
(1)實驗方案:用純種__________雌株與純種__________雄株進行雜交,再用純種__________雄株與純種__________雌株進行反交(填寫表現型)。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控制葉形的基因(H、h)位于I片段。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控制葉形的基因(H、h)位于II片段。
(2)若已知寬葉對窄葉為顯性,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基因在性染色體上的位置,則選擇的親本雌性個體表現型及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性個體的表現型及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控制葉形的基因(H、h)位于I片段。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控制葉形的基因(H、h)位于II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