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在圖中“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元素: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動物細胞內,物質E是________。選用花生種子鑒定物質F時,若不借助顯微鏡,實驗材料的處理為________;若借助顯微鏡,實驗材料的處理為________。
(3)圖乙中,化合物b對應圖甲中物質________(填字母);若a為核糖,則化合物b構成的物質主要分布于________中。
(4)若化合物b為胞嘧啶脫氧核苷酸,在具有100個堿基對的1個DNA分子區段內含40個胸腺嘧啶,如果連續復制兩次,則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為________。
【答案】(1)①C、H、O ②C、H、O、N
(2)糖原 制成勻漿(或組織樣液) 切取子葉切片
(3)D 細胞質 (4)180
【解析】(1)據圖可知,E是主要能源物質,所以為糖類,A為單糖。F是主要儲能物質,所以為脂肪,B為脂肪酸和甘油。糖類和脂肪的組成元素都是①C、H、O;G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所以為蛋白質,C為氨基酸。H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所以為核酸,D為核苷酸。蛋白質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②C、H、O、N。
(2)E是多糖,動物細胞的多糖是糖原;F是脂肪,選用花生種子鑒定物質脂肪時,若不借助顯微鏡,可以將花生種子制成勻漿,然后用蘇丹Ⅲ(Ⅳ)進行檢測;如果借助顯微鏡,應該將花生子進行徒手切片,即切取花生子葉切片制成臨時裝片,并用蘇丹Ⅲ(Ⅳ)染色,觀察脂肪顆粒。
(3)圖乙中,化合物b是核苷酸,對應圖甲中的物質D;a如果是核糖,則b是核糖核苷酸,主要分布在細胞中。
(4)根據題意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該DNA分子區段中T+C=堿基總數的一半=100,則C=100-T=100-40=60個。如果連續復制兩次,則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為60×(22-1)=180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通過對綠色植物轉換CO2的研究得知:①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綠色植物對外界CO2的轉換為定值(轉換率=);②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來自于外界吸收與自身呼吸作用產生。已測得呼吸作用釋放CO2為0.6umol/h,現用紅外測量儀在恒溫不同光照下測得如下的數據,實際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濃度(umol/h) 實際光合量(umol/h) | 1.2 | 2.4 | 3.6 | 4.8 | |
光照強度(LX) | 1K | 0.1 | 0.1 | 0.1 | 0.1 |
2K | 0.27 | 0.44 | 0.61 | 0.78 |
(1)從表中數據對比可知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
(2)當光照強度為1Klx時,實際光合量都為0.1umol。原因是 。
(3)當光照強度為2Klx時,實際光合量0.27umol/h,植物從外界吸收CO2量為 ,植物對外界CO2轉換率為 。設外界CO2濃度為5.4umol/h,則該條件下綠色植物的實際光合量為 umo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從沒有經過饑餓處理的植物的同一葉片上陸續取下面積、厚薄相同的葉圓片,稱其干重。假定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溫度不變,葉片內有機物不向其他部位轉移。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三個葉圓片的質量大小關系一定是z>x>y
B.葉圓片Z在4小時內的有機物積累量為(z-x-2y)g
C.葉圓片Z在后2小時內的有機物制造量為(z+x-2y)g
D.整個實驗過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為(x-y)g/4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省某經濟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結果如圖。
(1)圖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對該植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的影響。葉綠素存在于葉綠體中的___________上。需先用___________(填溶劑名稱)提取葉片中的色素,再測定葉綠素含量。用紙層析法進一步分離色素時,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溶解度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據圖分析,該植物可通過___________以增強對弱光的適應能力。
(2)圖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條件下,溫度、光照強度、該植物凈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氣孔張開的程度)的日變化趨勢。8:00到12:00光照強度增強而凈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18:00時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
(3)實驗過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時間內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的穗發芽影響其產量和品質。某地引種的紅粒小麥的穗發芽率明顯低于當地白粒小麥。為探究淀粉酶活性與穗發芽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穗發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下:
分組 步驟 | 紅粒管 | 白粒管 | 對照管 | |
① | 加樣 | 0.5 mL提取液 | 0.5 mL提取液 | C |
② | 加緩沖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④ | 37℃保溫適當時間,終止酶促反應,冷卻至常溫,加適量碘液顯色 | |||
顯色結果 | +++ | + | +++++ |
注:“+”數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步驟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驟2中加緩沖液的目的是________。顯色結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的品種是________;據此推測: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芽率越________。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________。
(2)小麥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為進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發芽率差異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X處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若Ⅰ 中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且Ⅱ 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顯著_____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淺于”),則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這兩處小麥穗發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當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時,水分子的運輸情況是()
A. 水分子只進不出
B. 水分子只出不進
C. 單位時間內進入細胞的水分子數多于從細胞中出來的水分子數
D. 單位時間內從細胞內出來的水分子數多于進入細胞的水分子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的細胞通訊方式為人體內常見的一種細胞通訊的實例。對這一細胞通訊方式的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合成該激素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B. 激素是通過血漿運輸到達所作用的肝細胞
C. 肝細胞膜上受體的化學成分是糖蛋白
D. 肝細胞接受激素作用后加速了肝糖原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是二倍體植物(染色體2N=24)。有一種三體,其基因型為BBb,原因是其6號染色體的同源染色體有三條。三體在減數分裂聯會時,任意兩條配對,形成一個二價體(2條)和一個單價體(1條)。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三體水稻為雜合子,自交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B. 該三體形成,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
C. 該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經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為BBb
D. 該個體產生4種基因型的花粉,比例各占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