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合物G可用作香料,一種合成路線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化學名稱為_____。
(2)⑤的反應類型是_____。
(3)A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
(4)由D到E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5)G的結構簡式為_____。
(6)H(C6H10O4)與C互為同系物,H可能的結構共有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三組峰,且峰面積比1:2:2的結構簡式為_____。
【答案】苯甲醇 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 氯原子和羧基 :+Cl2
+HCl
9 HOOCCH2CH2CH2CH2COOH
【解析】
由有機物的轉化關系可知,ClCH2COOH與碳酸鈉反應生成ClCH2COONa,ClCH2COONa與NaCN反應生成NaOOCCH2CN,NaOOCCH2CN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HOOCCH2COOH;在光照條件下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
,則E是
;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共熱發生水解反應生成
;在濃硫酸作用下,
與HOOCCH2COOH發生酯化反應生成
,則G為
。
(1)F的結構簡式為,屬于芳香醇,名稱為苯甲醇,故答案為:苯甲醇;
(2)反應⑤為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共熱發生水解反應生成
,故答案為: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
(3)A的結構簡式為ClCH2COOH,官能團為氯原子和羧基,故答案為:氯原子和羧基;
(4)D到E的反應為在光照條件下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l2
+HCl,故答案為:
+Cl2
+HCl;
(5)在濃硫酸作用下,與HOOCCH2COOH發生酯化反應生成
,則G的結構簡式為
;
(6)H(C6H10O4)與C互為同系物,則H為飽和二元羧酸,可以視作兩個—COOH取代C4H10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C4H10分子由兩種結構,故二羧基取代物有9種;核磁共振氫譜為三組峰,且峰面積比1:2:2的結構簡式為HOOCCH2CH2CH2CH2COOH,故答案為:9;HOOCCH2CH2CH2CH2COOH。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如圖是從土壤中篩選產脲酶細菌的過程。
(1)圖中選擇培養基應以_____為 唯一氮源;鑒別培養基還需添加_____作指示劑,產脲酶細菌在該 培養基上生長一段時間后,其菌落周圍的指示劑將變____________________色。
(2)在5個細菌培養基平板上,均接種稀釋倍數為 105 的土壤樣品溶液0.1mL,培養一段時間后,平板上長出的細菌菌落數分別為13、156、462、178 和 191。該過程采取的接種方法是_____,每克土壤樣品中的細菌數量為____________×108 個; 與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法相比,此計數方法測得的細菌數較_____。DNA疫苗是指將編碼保護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圖甲)插入到適宜的質粒(圖乙)中得到的重組 DNA分子,將其導入人體內,在人體細胞內表達的產物可直接誘導機體免疫反應。圖中BglⅡ、EcoRⅠ和 Sau3AⅠ分別是限制性核 酸內切酶的酶切位點。試回答下列問題:
(3)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______________。將編碼保護性抗原蛋白的基因與質粒連接在一起 要用到_____酶,該酶的本質是_________。
(4)DNA疫苗表達的產物稱之為_____,人體是否產生免疫應答,需檢測血漿中的_____。
(5)從分子水平上分析,不同種生物的基因可在人體細胞中成功表達,可以說明__________。
(6)編碼保護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圖甲)和質粒(圖乙)構建重組 DNA,即 DNA 疫苗。限制性核 酸內切酶的切點分別是 BglⅡ、EcoRⅠ和 Sau3AⅠ。下列分析錯誤的是_____。
A.構建 DNA 疫苗時,可用 BglⅡ和 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
B.構建 DNA 疫苗時,可用 EcoRⅠ和 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
C.圖乙中的質粒只用 EcoRⅠ切割后,含有 2 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D.用 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再用 DNA 連接酶連接,只能產生一種連接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利用新鮮的綠葉為材料,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常用紙層析法,該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A、B是濾紙條上的標記,根據實驗現象可知層析液最先所處的位置是__________(填“A”或“B”)處。
(2)在色素的提取與分離過程中,偶然發現某植株缺失第Ⅲ條色素帶。
①缺失第Ⅲ條色素帶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_,導致對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顯減弱。
②該實驗小組為了研究缺失第Ⅲ條色素帶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異,在不同的光照強度下測定了兩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結果如下表所示:
光照強度(klx)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CO2吸收速率(mgm-2h-1) | 甲 | -3.6 | -0.72 | 2.4 | 3.0 | 4.8 | 6.9 | 7.2 |
乙 | -4.6 | -1 | 2.4 | 3.6 | 5.8 | 7.9 | 8.8 |
根據表格中信息可知,更適合在強光下生活的是植株___________(填“甲”或“乙”。當光照強度為15klx時,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當光照強度為30klx時,植株甲積累的葡萄糖的量約為___________mgm-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細胞所組成,即使病毒生命活動也必須在細胞中才能體現。下圖為某生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回答:
(1)圖中結構①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數字序號)
(3)圖中含有遺傳物質且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填數字序號)
(4)圖中結構②表示細胞膜,其功能特點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
(5)該細胞與細菌細胞相比,主要區別是該細胞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樹突狀細胞(DC細胞),在免疫反應中有強大的攝取、處理和傳遞抗原的功能。下圖為DC細胞參與免疫的過程,請回答問題:
(1)DC細胞能通過________方式將外來抗原攝取入細胞內,將其分解;同時,免疫調節也可對付體內的異常細胞,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
(2)DC細胞處理抗原后,細胞外出現特定的物質能與T細胞外具有________作用的受體相結合,激活信號分子(S1、S2),從而激發T細胞出現免疫效應,此過程稱為細胞間的________________。具有攝取、處理及傳遞抗原能力的細胞,除樹突狀細胞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T細胞發生免疫效應時,它產生的________可作用于已被少數抗原刺激的________細胞,并促進其增殖分化。
(4)DC免疫療法是通過采集患者自體的外周血液,在體外誘導培養出大量DC細胞,使之負載上腫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輸給患者。這些DC細胞進入患者體內后,還可誘導T細胞迅速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精確殺傷腫瘤細胞,同時,還能使機體產生免疫記憶,具有防止腫瘤復發的功效,該免疫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某酶促反應過程,圖2表示圖1的反應過程中有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物質a的濃度為10mmol·mL-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酶促反應速率,則曲線①pH可能低于②③
B.在該實驗條件下物質a在2min內可被完全分解,而后酶將失去活性
C.溫度越高,酶促反應速率越快,曲線①溫度一定低于②③
D.曲線④可表示反應過程中酶濃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是三種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來培養微生物的三種培養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長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長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長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注:“+”表示培養基中加入了這種物質,“-”表示培養基中沒有加入這種物質。
A. 甲、乙、丙都是異養型微生物
B. 甲、乙都是自養型微生物,丙是異養型微生物
C. 甲是自養微生物、乙是異養微生物、丙是固氮微生物
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養微生物、丙是異養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分別是草履蟲和藍藻的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細胞結構看,藍藻與草履蟲的主要區別是_________。藍藻細胞內含有__________,所以是能進行__________的自養生物。
(2)草履蟲和藍藻細胞共同點:都有②細胞質、③細胞膜、④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遺傳物質)。藍藻細胞的擬核中有一個環狀的DNA分子,而草履蟲細胞的核內DNA分子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按如圖所示安裝滲透作用裝置,將半透膜袋縛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內部裝有50 mL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若換用較大表面積的半透膜,達到平衡所用時間會縮短
B.若將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換為質量濃度為0.5 g/mL的,玻璃管內的液面高度會增加
C.達到平衡后,向燒杯中加適量清水,玻璃管中的液面也會上升
D.將玻璃管及縛于其上的半透膜袋適當向上提長一段,玻璃管內的液面位置相對于上端管口的位置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