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一種含有葉綠體的原生動物——綠眼蟲,這說明植物的細胞器同樣可以在某些動物細胞中存活。某同學提出問題“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之間可以實現雜交嗎?”他嘗試設計出下列具體的實驗方案。結合實驗方案回答:
實驗原理:根據綠眼蟲的特點,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之間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雜交的。實驗步驟如下:
(1)為了得到類似于綠眼蟲的生物,①中選的植物材料細胞中,必須有的細胞器是 。
(2)③過程所用的酶是 。[
(3)④過程除了用電激等物理方法之外,還可以用化學誘導劑 做誘導融合的因素。
(4)⑤過程動物細胞體外培養需要滿足的條件是:營養物質、適宜的溫度和PH、 、 。
(5)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要強調所用的器械的滅菌和實驗人員的無菌操作,原因是
。
(6)如果欲由⑦獲得多個子代,可以用 技術。
(7)若動植物雜交種細胞在培養過程中未出現細胞壁,這種現象是 的結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04全國各省市高考模擬試題匯編·生物 題型:022
閱讀下文,并回答有關問題:
把菠菜葉放進適當的溶液中,進行研磨。將研磨液用沙布過濾后,除去磨碎的組織,得到一種綠色的液體。將液體倒入離心管中,進行適當強度的離心分離,得到沉淀A。將此沉淀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時,可發現細胞壁碎片和(甲)具有許多小孔的球狀結構。將其上清液的綠色部分進行較強力的離心分離時。綠色部分幾乎全部沉淀(沉淀B)。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沉淀B,發現有許多(乙)直徑為幾微米的細胞器。又把幾乎透明的上清液用更強的離心力進行離心分離,得到沉淀C。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沉淀C,發現(丙)許多球形或短棒狀,內外包著兩層膜且內膜向內折疊的細胞器。如果繼續進行強力離心,可使上部澄清部分中的小微粒都得到沉淀D,其中含有許多(丁)直徑約0.2μm的致密小顆粒和(戊)由該顆粒所附著的膜構成的細胞器。
(1)上述文字中加粗處甲→戊所示的細胞結構名稱依次是: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戊________。
(2)下面①→⑤是對上述沉淀A→D所含有關細胞器的敘述。
①是細胞內供應可直接利用的能量的“動力工廠”
②具有全透的性質,具有維持植物細胞形態的作用
③是翻譯遺傳信息,將氨基酸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④含有細胞大部分DNA
⑤能夠完成自然界光能向化學能和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變
沉淀物甲,乙,丙,丁所對應答案的正確順序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