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禽流感病毒的增殖與細胞無關
B.煙草花葉病毒內存在兩種核酸
C.T2噬菌體的化學組成與染色體相似
D.病毒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敘述錯誤的是
A. 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的任何一個層次
B. 石門湖里全部的魚構成一個種群
C. 梅花山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了群落
D. 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衰老問題的研究對于提高景觀植物的觀賞價值和作物的產量品質有重要意義,對保護瀕危物種和有文物價值的名木古樹也有一定的影響。衰老植物的細胞結構、物質含量發生改變,其代謝水平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因此可以以一些生理指標作為篩選衰老相關突變體的依據。
(1)經EMS化學試劑處理野生型(WT)擬南芥種子,發現葉綠素熒光參數明顯改變的植株E61,即為變異性狀,通過以下雜交實驗,對其親子代熒光參數統計如下。
親本 | F1 | F2 | |||
WT(野生型) | E61(變異植株) | ||||
熒光參數平均值 | 0.72 | 0.64 | 0.70 | 0.71 | 0.64 |
表1:WT與E61雜交子代表現型統計
(注:熒光參數:Fv/Fm;Fo:最小熒光量;Fm:最大熒光量,這是暗適應下潛在的最大熒光產量;Fv:可變熒光,Fv=Fm-Fo。)
表2:F2代性狀分離統計
野生型表現型 | 突變體表現型 | |
統計結果 | 762 | 242 |
預期結果 | 753 | 251 |
由此分析該變異性狀可能是由____________對基因控制的_______性狀。
(2)科學家將該突變定位在1號染色體基因E上,分別提取WT和E61的基因,序列比對結果如圖1所示:
所以E61中基因E發生了由______導致的基因突變。
(3)為了驗證E基因突變導致了植株熒光參數下降,獲取野生型E基因,將其分別轉入E61突變體和WT野生型植株中,分別檢測其熒光參數發現_____說明E基因突變導致熒光參數下降,由此推測E基因與葉綠體或葉綠素有關。
(4)已知GUS基因可編碼β-葡萄糖苷酸酶,該酶可在其表達位置將外源底物水解,出現肉眼可見的顏色變化(藍色)。為確定E基因的組織表達定位,請設計實驗步驟:__________
將植株與外源底物共培養,現象如圖2,說明E基因主要在_________中表達。
(5)為了檢測E基因突變對植株的生理特征的影響,實驗者分別做了以下實驗:
①對野生型和E61突變體葉綠素含量檢測,結果如圖3所示,推測E基因可以______。
②在外源ABA(脫落酸)處理條件下,對WT野生型及E61突變體萌發情況進行統計,結果如圖4,發現E61對ABA_____。綜上所述,推測基因E可能通過哪些途徑影響植物衰老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代表______ 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此細胞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等結構。
(2)圖中結構[6]的是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含有色素的結構有[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4)該圖中[ ]___________是動植物細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細胞器。
(5)圖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無膜細胞器為__________(只填編號)。
(6)觀察活細胞中的[11]常用的染色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結構1、4、5、8、11、12、14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稱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真核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①~③表示物質。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膜的流動性是因為②和③是運動的
B.①只分布在細胞膜的外表面
C.②在細胞膜上的分布是均勻對稱的
D.③的單分子層面積等于該細胞膜面積的兩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相同的培養液培養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結果如圖所示。據圖不能體現的信息是( 。
A.不同種類的植物對同種離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B.根尖細胞對水和離子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過程
C.同種植物對不同離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D.水稻培養液里的Ca2+濃度高于初始濃度,說明水稻不吸收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從雞的血液中制備核糖體的大致過程,對該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該過程中應用了滲透作用的原理、同位素示蹤法、離心法
B. 步驟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為了在步驟⑤中檢測核糖體
C. 步驟②的目的是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
D. 步驟③、④的目的是分離細胞器和其他細胞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質變化示意簡圖,其中①~⑤為生理過程,a~h為物質名稱,請回答:
(1)能吸收光能的物質a分布在葉綠體的 _____________,物質b是_________,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
(2)① 和④發生的場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述①~⑤過程中,能夠產生ATP的過程是_____________。
(4)較強光照下,⑤過程中d的移動方向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則在短時間內f量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假如該植物從光照條件下移到黑暗處,h量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
(6)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共同途徑是____________(用圖中標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二倍體植物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植物體基因型為RRDd
B. 該細胞中含兩個染色體組
C. 該細胞未被秋水仙素處理過
D. 該細胞可能發生了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