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運用影印培養法(使在一系列培養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現相同菌落的一種接種培養方法),檢測重組質粒是否導入大腸桿菌。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導入大腸桿菌的重組質粒中有特殊的標志基因 |
B.影印培養法使用的是固體培養基進行微生物培養 |
C.培養基A和B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長的營養、pH |
D.培養基B中含有的特殊成分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二倍體生物體內的一組細胞分裂示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圖②產生的子細胞一定為精細胞 |
B.圖中屬于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有①③⑤ |
C.圖示5個細胞均有同源染色體 |
D.該生物的體細胞中均含有2個染色體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組制作了如下圖中a~f所示裝置,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
A.若a裝置液滴不移動,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無氧呼吸 |
B.若a裝置液滴左移,b裝置液滴右移,說明酵母菌僅進行有氧呼吸 |
C.連接e→c→d,給裝置通空氣,d中石灰水變渾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有氧呼吸 |
D.f放置一段時間后,連接f→d,d中石灰水變渾濁,可驗證酵母菌進行了無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線粒體基因 |
B.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終產物經主動運輸運到細胞外 |
C.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種群數量在培養早期呈“J”型增長 |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的K值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體上,該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經BclI酶切后,可產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圖1,bp表示堿基對),據此可進行基因診斷。圖2為某家庭該病的遺傳系譜。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I酶切位點的消失是堿基序列改變的結果 |
B.II-1的基因診斷中只出現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來自母親 |
C.II-2的基因診斷中出現142bp,99bp和43bp三個片段,其基因型為XHXh |
D.II-3的丈夫表現型正常,其兒子的基因診斷中出現142bp片段的概率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斯坦曼因發現能夠激活并調節適應性免疫的樹突狀細胞(DC)而分享了2011年諾貝爾獎。DC能高效地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還能有效地激發T細胞應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DC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
B.DC呈遞抗原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
C.DC只參與細胞免疫而不參與體液免疫
D.若培育出能識別癌細胞的DC,則可用于癌癥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結果的是
A.在“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將提取出的色素濾液迅速連續畫在已制備好的濾紙條上,放入層析液中,達到分離出四種色素的目的 |
B.在“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實驗中,培養期內定時取樣,用血球計數板計數,計算出平均密度,即可繪制出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 |
C.在“影響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因素”的實驗中,通過觀察在裝置液面是否覆蓋油脂層、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可判斷酵母菌是否進行無氧呼吸 |
D.在“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將2mL豆漿稀釋液與2mL現配制出的雙縮脲試劑混合后搖勻,水浴加熱后觀察顏色變化,證明豆漿中含有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
A.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生物種間關系 |
B.生態缸要放在散射光處,以避免缸內的溫度過高 |
C.能量由草食動物傳遞到肉食性動物的形式是化學能 |
D.捕撈后維持在K/2值,有利于魚群的可持續增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下圖為人體細胞及其內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的內環境是由①②③組成的 |
B.體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紅蛋白、尿素、CO2等物質 |
C.O2濃度最高、最低處分別是①、② |
D.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進入①中,①中NaHCO3與之發生作用使pH基本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