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圖分析,胰島A細胞分泌的a(胰高血糖素),促進肝糖原的分解(①)和非糖類物質轉化(③),使得血糖升高;胰島B細胞分泌的b(胰島素),促進血糖氧化分解(⑤)、合成糖原(②)、轉化成非糖類物質(④);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①)和非糖類物質轉化(③),使得血糖濃度降低.
解答 解:(1)人體內環境的血糖濃度降低,胰島A細胞分泌的a(胰高血糖素),促進肝糖原的分解(①)和非糖類物質轉化(③),使得血糖升高.
(2)據圖分析,血糖調節中樞是下丘腦,相關激素是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說明調節方式是神經--體液.
(3)一次口服較多葡萄糖后,胰島β細胞正常的人(甲)能正常分泌胰島素,使得血糖濃度降低;胰島β細胞受損(乙)的人胰島素分泌不足,則血糖濃度較高;丙胰島B細胞功能正常、但體內含有抗胰島素受體的抗體,則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則血糖濃度較高;三者體內血糖濃度高低順序依次為 甲<丙=乙.
給乙、丙分別注射適量胰島素后,具有明顯治療效果的是乙.丙的胰島B細胞功能正常、但體內含有抗胰島素受體的抗體,則血糖濃度較高,取丙的血清2mL加入試管,再加入2mL的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后,最可能出現的顏色變化是藍色變成磚紅色.
故答案為:
(1)a ①③
(2)神經--體液
(3)甲<丙=乙(或甲<丙,甲<乙) 乙 藍色變成磚紅
點評 本題考查血糖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識圖能力、信息的提取與應用能力、通過比較與綜合做出合理判斷的能力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重組可發生在乙圖中 | B. | 乙圖可對應于de段和hj段 | ||
C. | 甲圖可對應于bc段和fg段 | D. | 甲分裂后形成乙和另一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自由組合 | |
B. | 中心體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 |
C. | 外界不利因素可導致染色體變異 | |
D. | 存在染色體數目、染色單體數目、核DNA分子數目之比為1:2:2的時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分子中的每個脫氧核糖均連接1個磷酸基和1個含氮堿基 | |
B. | 已知DNA分子一條鏈上A+T=36%,可以推知整個DNA分子中G的含量 | |
C. | 不同DNA分子中$\frac{A+C}{T+G}$的比值相同,而不同RNA分子中$\frac{A+C}{U+G}$的比值也相同 | |
D. | DNA復制時,分子內所有氫鍵全部斷裂,脫氧核苷酸才開始消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名稱 | 在生產實踐中作用 |
A | 脫落酸 | 促進果實的成熟 |
B | 2,4-D | 除去雙子葉植物雜草 |
C | 乙烯利 | 增加蘆葦纖維的長度 |
D | 細胞分裂素 | 促進種子提早萌發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 | |
B. | 細胞癌變其形態結構改變 | |
C. | 癌細胞的轉移與細胞間黏著性下降有關 | |
D. | 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細胞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素基因可通過mRNA反轉錄獲得 | |
B. | 胰島素基因的表達啟動于復制原(起)點 | |
C. | 借助標記基因可將含胰島素基因的受體細胞篩選出來 | |
D. | 啟動子和終止子均在胰島素基因的轉錄中起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來跟蹤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轉移途徑 | |
B. | 用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確認基因突變 | |
C. | 用樣方法調查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 | |
D. | 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鼠的種群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