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原始生命。在距今31億年時,地球上出現了微生物A,由于這種生物的出現,地球上的大量有機物被消耗掉。到距今25億年時,生物B的出現使大氣中的含氧量逐漸增多,以后經過漫長的年代,形成了生物C、D、E等,經測定,它們的細胞內都含有一種叫做細胞色素c的物質(與有氧呼吸有關)。
(1)物種A和物種B在代謝方式上的根本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種D的異化作用類型是_______________。
(3)物種A和B可能是__________生物,物種C可能是____________生物。(“原核”或“真核”)
【答案】能否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需氧型??? 原核??? 真核???
【解析】
本題是對生命起源的考查,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有豐富的有機物,原始生命的同化作用類型可能是異養型;又由于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原始生命的異化作用類型可能是厭氧型。
(1)微生物A出現,使得地球上的大量有機物被消耗掉,屬于異養型生物,到距今25億年時,生物B的出現使大氣中的含氧量逐漸增多,B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物種A和物種B在代謝方式上的根本區別是能否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2)物種D能進行有氧呼吸,其異化作用類型是需氧型。
(3)經(1)分析,可推測物種A和B可能是原核生物,物種C可能是真核生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現象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的是(?? )
A.飲水不足時,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加?B.從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現肺水腫癥狀
C.接受抗原刺激后,B細胞增殖和分化?D.寒冷時出現寒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組織水腫是由于組織液增多、大量積累在組織細胞間隙造成的。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 )
A.營養不良導致血漿蛋白含量減少?B.組織細胞代謝旺盛,代謝產物增加
C.飲食過咸導致血漿滲透壓過高?D.淋巴回流受阻組織液中滯留大分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遺傳病的監測手段主要包括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________)
(2)遺傳咨詢可以對遺傳病進行有效的治療。(________)
(3)醫生通過了解家庭病史,就可以直接精確計算出后代的發病率。(________)
(4)產前診斷所確定的先天性疾病均為遺傳病。(________)
(5)基因檢測可以精確地診斷病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基因與染色體、性狀、遺傳信息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遺傳信息蘊藏在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中
B.DNA上某基因的缺失一 定屬于染色體變異
C.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并非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D.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出入細胞與質膜的結構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變形蟲攝食可使質膜的面積變小
B.離子逆濃度梯度轉運過程中,膜中的載體蛋白發生形變
C.CO2分子從線粒體出來的同時也有CO2分子進入線粒體
D.洋蔥表皮細胞在高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會發生質壁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三體細胞減數分裂時,任意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分離時,另一條染色體隨機移向細胞任一極。三體玉米減數分裂一般產生兩種類型的配子,一類是n+1型,即配子中含有兩條該同源染色體;一類是n型,即配子中含有一條該同源染色體。n+1型配子若為卵細胞可正常參與受精,若為花粉則不能參與受精。
已知玉米為雌雄同株異花植物,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現有2號染色體三體且感病玉米和若干純合抗病與感病普通植株,科研人員欲通過雜交實驗來確定感病基因是位于2號染色體還是其他染色體上,請你完善該實驗思路和結果結論。
(1)該實驗的思路:
a.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雜交;
b.從F1中選出三體植株_____________雜交;
c.分析F2表現抗病與感病的比例。
(2)實驗結果及結論:
若F2表現型及比例為抗病:感病=_____,則感病基因在其他染色體上;
若F2表現型及比例為抗病:感病=_____ , 則感病基因在2號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雖然十分穩定,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基因也可以從原來的存在形式突然改變成另一種新的存在形式,這是基因突變。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基因突變通常發生在DNA→RNA的過程中
B.②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可判斷基因突變發生的位置
C.③有絲分裂前期可能發生基因突變
D.④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在一個基因可突變成多個等位基因
E.⑤在沒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下,生物可能發生基因突變
F.⑥A基因可突變為a基因,a基因也可再突變為A基因
G.⑦基因突產生的新基因不一定傳遞給后代
H.⑧誘變因素可以提高突變頻率并決定基因突變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亮紅眼突變型果蠅,為探究亮紅眼基因突變體的形成機制,設計了一系列實驗。
(1)亮紅眼突變型果蠅與野生型果蠅進行正交和反交實驗后,F1均為野生型,F2野生型與亮紅眼表現型比為3:1,亮紅眼果蠅雌雄個體數相當,說明亮紅眼是一種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性突變。
(2)紅眼突變型果蠅還有朱紅眼、朱砂眼等類型,朱紅眼(a)和朱砂眼(b)兩個基因分別位于2號和X染色體上,為探究亮紅眼突變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與上述三種基因的關系,以三種突變型果蠅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雜交 后代 | 亮紅眼♂×朱紅眼♀ | 亮紅眼♂×朱砂眼♀ | ||
野生型 | 突變型 | 野生型 | 突變型 | |
F1 | 57♂:66♀ | 0 | 77♂ | 63♀ |
F2 | 116♂:118♀ | 90♂:92♀ | 75♂:79♀ | 110♂:109♀ |
?
?
①亮紅眼與朱紅眼果蠅雜交,F2性狀分離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亮紅眼與朱紅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亮紅眼與朱砂眼果蠅雜交,F1的雄果蠅性狀為_______________眼,基因為_______________。
(3)果蠅的黑檀體基因是3號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減數分裂時,雄果蠅染色體不發生交叉互換,雌果蠅發生。為確定亮紅眼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用純合的亮紅眼果蠅與純合的黑檀體果蠅雜交產生F1,再以F1為______________進行測交,若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_____=1:1,說明亮紅眼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