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平板劃線法對土壤細菌進行計數
B.氨基酸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C.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必須使用一定濃度秋水仙素處理
D.制作腐乳時,加鹽腌制可使豆腐塊變硬且能抵制雜菌生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9.下列關于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赤道板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結構
B.有絲分裂間期DNA復制的過程需要解旋酶參與
C.染色單體形成于細胞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有絲分裂中期和后期,染色體數相同,DNA分子數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4.哺乳動物體內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Ⅱ)和各自的特有區段(Ⅰ、Ⅲ)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某遺傳病是由位于區段Ⅲ上的隱性基因控制,則該遺傳病只會有女性患者
B.若某遺傳病是由位于區段Ⅱ上的隱性基因控制,則該病的遺傳與性別無關聯
C.若某遺傳病是由位于區段Ⅰ上的致病基因控制,則患者均為男性
D.雄性動物的細胞中不可能同時含有2條X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右圖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變化,由圖分析可知
A.甲→乙的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
B.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通常在丙時期
C.丙→戊的過程中可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戊階段細胞中染色體數是DNA分子數的兩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1.下圖示我國南方比較常見的桑基魚塘農業生態系統。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不考慮人工投入的情況下,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總初級生產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將蠶沙(蠶的糞便)投入魚塘,被魚等水生生物食用,蠶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屬于第________________營養級。
(2)魚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機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后可作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樹。
(3)建立該人工生態系統的目的是實現對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與種植單一作物的農田相比,該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該生態系統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強度、CO2濃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點條件下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點
B.b點條件下RUBP的再生速率小于c點
C.X一般大于大氣中CO2濃度
D.a點對應的光強度一般大于全日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2.矮牽牛的花瓣中存在黃色、紅色和藍色3中色素,3中色素的合成途徑如下圖所示,3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當酶B存在時,黃色素幾乎全部轉化為紅色素;紅色素和藍色素共存時呈紫色;黃色素與藍色素共存時呈綠色;沒有這3種色素時呈白色。請回答:
(1)基因A指導酶A合成的過程包括轉錄和_________過程,當_________酶與基因的啟動部位結合時轉錄開始。
(2)現有純種白花品系(甲)與另一純種黃花品系(乙)雜交,F1全為紅花,F1自交產生F2。則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
(3)藍花矮牽牛品系最受市場青睞,現有下列三種純合親本:AAbbee(黃花)、aabbee(白花)、AAbbEE(綠花)。請設計一個雜交育種方案,從F2中得到藍色矮牽牛。(用遺傳圖解表述,配子不作要求)。_________
(4)科學家把外源基因導入原生質體后,通過_________
技術,培育出了橙色花的矮牽牛。用酶解法制備原生質體時,常在酶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難度的_________
來提高滲透壓,以利于獲得完整的原生質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下列關于細胞內物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糖類物質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
B.磷脂是構成細胞不可缺少的脂質
C.ATP和RNA中均有腺嘌呤和核糖
D.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功能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0.某雙鏈DNA分子含有200個堿基,一條鏈上A∶T∶G∶C=1∶2∶3∶4,則該DNA分子
A.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
B.連續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10個
C.四種含氮堿基A∶T∶G∶C=3∶3∶7∶7
D.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