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植被破壞嚴重,生態恢復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圖1為該地區人為干預下恢復過程的能量流動圖(單位為103kJ/m2·y),圖2表示恢復過程中某種群的種群密度對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請回答:
(1)如圖1所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
(2)圖1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圖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1所示,除生產者外其它營養級需要補償能量輸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計算可知,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入的能量值至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圖2可知,種群密度在_________點時,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最大;在_________點時,表示該種群已達到環境容納量(K值)。
(5)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標志重捕法調查植食動物種群密度。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標記40只,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該種群密度是_______只/hm2。若標記的植食動物有部分被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______________。
(6)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震毀損的自然保護區內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恢復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__演替。
(1)生產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和輸入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12.7%
(2)細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3)植被受損,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減少;減輕植被恢復的壓力(答出一項即給分) 5×103kj/m2·y(無單位不給分)
(4)C E
(5)80只/hm2 偏高
(6)次生
【解析】
試題分析:
(1)圖1中,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是生產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和輸入有機物中的化學能。第一營養級的同化量為23+70+14+3=110×103kJ/m2·y,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為14×103kJ/m2·y,所以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4/110×100%≈12.7%。
(2)某一營養級(最高營養級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個營養級、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體內以有機物中化學能的形式存在)。所以圖1中A表示呼吸作用。
(3)圖1中,地震后植被破壞嚴重,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減少,所以除生產者外其它營養級需要補償能量輸入。輸入肉食動物的能量=14+2—4—9—0.5=2.5,而肉食動物輸出的能量=2.1+5.1+0.05+0.25=7.5,所以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入的能量值至少為7.5—2.5=5。
(4)由圖2可知,種群密度在C點時,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最大;在E點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量不再增加,表示該種群數量已達到環境容納量(K值)。
(5)在1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標記40只,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記的15只,根據標志重捕法計算公式:種群密度(N)/第一捕獲并標記個體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即N:40=30:15,則N=80只/hm2。若標記的植食動物有部分被捕食,則會導致重捕中被標記個體數值偏小,進而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偏高。
(6)地震后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震毀損的自然保護區內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恢復的過程屬于次生演替。
考點:本題結合生態恢復過程中的能量流動圖和種群出生率、死亡率曲線圖,綜合考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種群密度及調查方法、群落演替的相關內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分析題圖的能力和理解計算能力。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