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為番茄光合作用部分過程示意圖,字母表示物質,甲、乙表示結構。
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受土壤及灌溉水中鹽分的影響(鹽脅迫),番茄生長會受到抑制,科學家發現,在土壤中加入一種真菌P(印度梨形孢)可增強番茄對鹽分的抵抗。表2為研究真菌P對番茄生長影響的部分實驗結果。
組別 | 處理 | 葉綠素a (mg·g-1) | 葉綠素b (mg·g-1) | 生長素 (ng·g-1) | 脫落酸 (μg·g-1) | 平均枝條數 (根·株-1) |
C | 營養土 | 5.8 | 2.0 | 42 | 0.04 | 5.0 |
P | 營養土+真菌P | 6.0 | 2.1 | 58 | 0.05 | 6.1 |
S | 營養土+NaCl | 3.2 | 0.2 | 15 | 0.87 | 0.8 |
S+P | 營養土+NaCl +真菌P | 3.1 | 1.1 | 25 | 0.56 | 2.9 |
組別 | 處理 | 植株鮮重 (g) | 番茄產量 (g·株-1) | 番茄單果重 (g) | 番茄數量 (個·株-1) | 番茄可溶性 固形物(%) |
C | 營養土 | 120 | 934 | 72 | 13 | 5.0 |
P | 營養土+真菌P | 155 | 1204 | 71 | 17 | 5.5 |
S | 營養土+NaCl | 19 | 88 | 22 | 4 | 8.8 |
S+P | 營養土+NaCl +真菌P | 37 | 252 | 36 | 7 | 10.1 |
說明:用NaCl模擬土壤及灌溉水中的鹽分;可溶性固形物是溶于水的糖、酸、維生素等化合物的總稱。
【1】圖所示過程為光合作用的______階段,其中物質A表示______,物質E表示______。
【2】下列關于圖所示結構與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結構甲為ATP合成酶 B.結構乙為葉綠體膜
C.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D.CO2轉化為有機物
【3】植物應對鹽脅迫的策略有很多,如減少根、莖系統中Na+的積累;增加細胞內的K+濃度來平衡Na+進入細胞,下列實驗結果中不支持這一結論的是______。
【4】根據表信息,描述真菌P對番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并結合已有知識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反應 ATP 氧氣
【2】C
【3】D
【4】正常條件下,真菌P能提高單株番茄的產量,主要原因是生長素含量升高,提高了番茄果實數量,同時真菌P對番茄品質的影響不明顯。
鹽脅迫條件下,真菌P能提高單株番茄的產量,也能提高單果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番茄品質提高。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葉綠素b含量升高,提高了番茄的光合速率,使單果重量、單株產量提高,同時提高了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番茄品質;②生長素含量上升、脫落酸含量下降,提高了番茄果實數量
【解析】
1、識圖分析可知,該圖為葉綠體中的類囊體膜上進行的光合作用的光反應的過程圖。圖中甲表示色素分子,乙表示類囊體膜。圖中水光解的產物為H+和物質E為氧氣,同時光反應過程中有ATP的合成,即物質B為ADP和Pi利用能量合成了物質A為ATP,圖中D為NADP+結合H+和電子生成NADPH的過程。
2、分析表中數據,比較C、P組的處理可知,正常條件下,真菌P能提高單株番茄的產量,主要原因是生長素含量升高,提高了番茄果實數量,同時真菌P對番茄品質的影響不明顯。比較S+P組與S組,在鹽脅迫條件下,真菌P能提高單株番茄的產量,也能提高單果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番茄品質提高。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葉綠素b含量升高,提高了番茄的光合速率,使單果重量、單株產量提高,同時提高了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番茄品質;②生長素含量上升、脫落酸含量下降,提高了番茄果實數量。
【1】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該圖表示的是光反應的過程,圖中物質A表示ATP,物質E表示氧氣。
【2】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圖中甲為色素分子,A錯誤;
B、結構乙為葉綠體的類囊體膜,B錯誤;
C、通過光反應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C正確;
D、圖示為光反應的過程,而CO2轉化為有機物發生在暗反應的過程中,D錯誤。
故選C。
【3】根據題意可知,植物應對鹽脅迫的策略有很多,如減少根、莖系統中Na+的積累;增加細胞內的K+濃度來平衡Na+進入細胞,由此分析題圖可知,A圖中比較兩組可知,遭到鹽脅迫后,S+P組與S組相比較減少了根、莖系統中Na+的積累,支持上述結論,不符合題意;B圖中植物遭到鹽脅迫后,S+P組與S組相比較增加細胞內的K+濃度來平衡Na+進入細胞,支持上述結論,不符合題意;C圖中植物遭到鹽脅迫后,S+P組與S組相比較葉肉細胞通過增加細胞內的K+濃度來平衡Na+進入細胞,支持上述結論,不符合題意;D圖中植物遭到鹽脅迫后,S+P組與S組相比較應該是減少根、莖系統中Na+的積累,但是圖中S+P組高于S組的結果,因此該組不支持上述結論,符合題意。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4】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正常條件下,真菌P通過升高生長素含量以及提高了番茄果實數量,達到提高單株番茄的產量,同時真菌P對番茄品質的影響不明顯。在鹽脅迫條件下,比較各組處理數據可知,真菌P通過使葉綠素b含量升高,提高了番茄的光合速率,使單果重量、單株產量提高,同時提高了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番茄品質;還能夠使生長素含量上升、脫落酸含量下降,提高番茄果實數量。從而能提高單株番茄的產量,也能提高單果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番茄品質提高。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場所,把握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場所以及物質變化,理解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能夠結合題意分析圖示結構名稱和物質名稱,利用表格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總結得出植物遭到鹽脅迫后真菌P的作用情況,這是突破該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獲得果實較大的四倍體葡萄(),將二倍體葡萄莖段經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后栽培。研究結果顯示,植株中約40%的細胞的染色體被誘導加倍,這種植株含有2N細胞和4N細胞,稱為“嵌合體”,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體植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嵌合體”產生的原因是細胞的分化不同步
B.“嵌合體”只產生含有38條染色體的配子
C.“嵌合體”不同的花之間傳粉后可以產生三倍體子代
D.“嵌合體”根尖分生區的部分細胞含19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示中的物質甲為DNA解旋酶
B. 圖示過程主要發生在真核細胞中
C. 氨基酸轉運過程中有磷酸生成
D. 核糖體沿著mRNA從左向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利用二倍體西瓜①、②兩個品種培育④、⑥兩個新品種的過程。Ⅰ—V表示育種過程,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分析回答:
(1)Ⅲ過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秋水仙素的過程有______(用圖中Ⅰ~V表示)
(2)圖中Ⅰ→Ⅱ獲得④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Ⅰ→Ⅲ→Ⅳ獲得④的育種方法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Ⅳ過程的處理對象為Ab植株的________,V過程獲得的西瓜為______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燕麥胚芽鞘完成圖中甲、乙兩個實驗,推測甲、乙胚芽鞘的生長情況為
A.向光彎曲生長、直立生長
B.直立生長、向光彎曲生長
C.直立生長、直立生長
D.向光彎曲生長、向光彎曲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增殖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細胞代謝為增殖提供了必需的物質基礎,癌細胞從周圍環境中攝取營養物質的量會顯著增加。圖1表示細胞周期,Ⅰ~Ⅳ表示細胞周期的不同階段,圖2表示與細胞增殖相關的代謝過程,圖中數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物質,實線表示正常代謝過程,虛線表示癌細胞中會加強的異常代謝過程。
【1】圖1中,DNA數目加倍發生在______(Ⅰ/Ⅱ/Ⅲ/Ⅳ)階段,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______(Ⅰ/Ⅱ/Ⅲ/Ⅳ)階段。
【2】下列成人細胞中,屬于G0細胞的是______。
A.造血干細胞 B.肝臟細胞 C.心肌細胞 D.神經細胞
【3】圖2中物質A表示______,過程②表示______。
【4】根據圖2中的信息可以推斷,GLUT1是______。
A.載體 B.受體 C.酶 D.抗體
【5】結合圖2,分析下列關于癌細胞內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有氧分解增加 B.葡萄糖消耗減少
C.無氧分解增加 D.蛋白質合成減少
【6】絕大多數多細胞生物的體內細胞需在機體多種信號調控下獲取相應養分以進行細胞分裂,這對生物的意義在于______。
A.協調體內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 B.防止細胞內營養物質的相互轉變
C.避免局部組織過度攝取營養物質 D.防止細胞大量合成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和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日前開發出一種通過大腸桿菌制造丙烷的新技術。科研人員要對大腸桿菌進行研究和利用,需要對大腸桿菌進行培養、分離、鑒定與計數等,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培養基配制時需要對培養基進行滅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實驗室常用的三種消毒方法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種前通常需要檢測固體培養基是否被污染,檢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1所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對分離得到的大腸桿菌可通過觀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進行形態學鑒定。在5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1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后,5個平板上菌落數分別是19、61、64,65和66,則1g土壤中的活菌數約為___________個。
(3)圖2是某同學利用不同于圖1方法分離菌株的示意圖。下列對其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_____。
a.操作前用無水乙醇對雙手進行消毒處理
b.不能將第⑤區域的劃線與第①區域的劃線相連
c.整個過程需要對接種環進行6次灼燒
d.平板劃線后培養微生物時要倒置培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細胞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①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②為肝細胞,則①處的血糖濃度可能低于⑤處
B. ④是人體內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C. 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③⑤
D. ③④⑤中的成分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人工生態系統只有 3 個營養級,由甲、乙、丙、丁 4 個種群構成(其中只有丙為植物),一年中流經這 4 個種群的能量分別為:
種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能量(J·m-2) | 0.8×108 | 2×107 | 1.4×109 | 0.9×108 |
(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包括能量的輸入、傳遞和_____。
(2)請畫出該人工生態系統的食物網:_____。
(3)一年中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______J·m-2,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4)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在能量流動過程中_____,所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一般不超過 4~5 個營養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