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圖甲是細胞有絲分裂示意圖,圖乙是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的細胞A表示的是________(填“動物”或“植物”)細胞,此時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__________期,細胞中染色體數∶核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____________。
(2)圖甲中的細胞B處于有絲分裂的________期,此時細胞中染色單體數為_______條。
(3)圖乙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圖甲中的細胞B處于圖乙的________(用圖中的字母表示)時期。
(4)與動物細胞不同,高等植物細胞在有絲分裂末期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動物 中 1:2:2 后 0 DNA復制 著絲點分裂 DE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了一個細胞板,細胞板由細胞的中央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
【解析】
據題文描述和圖示分析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其物質變化規律的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況,以及識圖分析能力。
(1) 圖甲中的細胞A沒有細胞壁,表示動物細胞。細胞A呈現的特點是: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此時每條染色體含有2條染色單體、2個DNA分子,因此細胞中染色體數∶核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1∶2∶2。
(2) 圖甲中的細胞B呈現的特點是: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體分別移向兩極,因此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有0條姐妹染色單體。
(3) 圖乙中,AB段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由1增至2,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復制;CD段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由2減至1,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子染色體,因此DE段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結合對(2)的分析可推知:圖甲中的細胞B處于圖乙中的DE時期。
(4) 高等動、植物細胞在有絲分裂末期的區別表現在細胞質的分裂方式不同,高等植物細胞是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了一個細胞板,細胞板由細胞的中央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育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誘變獲得的突變體多數表現出優良性狀
B. 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 自然條件下,三倍體與二倍體能進行雜交
D. 用物理因素誘變處理可提高突變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綠色植物、兔、鼠、鷹等構成的食物網如圖所示,關于該食物網的說法錯誤的是
A. 該食物網中共有3條食物鏈
B. 初級消費者是鼠和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競爭關系,鷹和蛇只是捕食關系
C. 若食物網中蛇的數量下降,有可能是鼠的數量下降和鷹的數量上升所致
D. 環境中的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積累,鷹的積累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相對穩定的湖泊生態系統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個種群(不含分解者),每個種群只占一個營養級,各種群生物的能量調查結果如表所示,消費者只能以其前一個營養級的所有物種為食.回答下列問題:
種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7 | 50 | 20 | 0.98 | 500 |
(1)屬于生產者的種群是_______。如要構成生態系統,則缺少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據表中數據畫出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岸邊到湖泊中央分布著不同類型的生物,這屬于群落的_______結構。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種動物和微生物,測定物種___________是群落調查的基本內容。
(4)能量的流動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三營養級到第四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____。
(5)若該湖泊受到的污染較小,可通過自我調節保持系統的相對穩定,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是____________調節。
(6)如圖是種群乙10年內種群數量變化的情況,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量是上一年種群數量的倍數.圖中表示種群年齡組成為衰退型的點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W1g光亮的銅絲在空氣中加熱一段時間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質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復幾次,最后取出銅絲用蒸餾水洗滌、干燥、稱得其質量為W2g。實驗時由于所插入的物質不同,銅絲的前后質量變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質與銅絲的質量關系不正確的是( )
A.石灰水,W1<W2 B.CO ,W1=W2
C.H2SO4, W1>W2 D.乙醇溶液,W1<W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