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可以水解掉衣物中的蛋白質等有機污漬。請回答下列問題:
(1)洗衣粉中的酶制劑里含有的酶主要是(列舉兩類),構成這些酶的基本單位是。
(2)由上圖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50℃時加酶洗衣粉中堿性蛋白酶的最適含量是%。
(3)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滌效果的有關記錄。
盆編號 | 洗滌物(等量) | 洗滌溫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凈所需時間 |
1 | 油污布 | 45 ℃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 普通 | 2 L | 8 min |
①該實驗設計體現了實驗設計的原則。
②若實驗組1號洗凈所需時間接近7分鐘,最可能的原因是。
(4)棉織品、毛織品、腈綸織品、蠶絲織品這些衣料不適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有。
(5)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寫出兩項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的措施。
【答案】
(1)(堿性蛋白酶和堿性脂肪酶;氨基酸
(2)溫度、堿性蛋白酶的含量對去污力的影響;0.6
(3)對照、單一變量;酶失活
(4)棉織品和蠶絲織品
(5)用溫水洗滌、適當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
【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洗衣粉中的酶制劑里含有的酶主要是堿性蛋白酶和堿性脂肪酶;酶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2)分析圖中曲線可知,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和堿性蛋白酶的含量,因變量是去污力,所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堿性蛋白酶的含量對去污力的影響。50℃時堿性蛋白酶含量為0.6%以后去污力不再變化,說明加酶洗衣粉中堿性蛋白酶的最適含量是0.6%。(3)①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及洗衣粉中是否加酶,因變量是洗滌效果,用洗凈所需的時間表示;表中1與2(或3與4)組構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是否加酶對洗滌效果的影響;1與3(或2與4)組構成一組對照實驗,探究是溫度對洗滌效果的影響;實驗設計體現了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②若實驗組1號洗凈所需時間接近7分鐘,則與第2組效果相當,可能是45℃的溫度導致洗衣粉中的酶失活,因此洗滌效果與普通洗衣粉相當。(4)上述衣料中②毛織品和④蠶絲織品的主要成分都含有蛋白質,接觸到蛋白酶后會被催化分解,不適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滌。(5)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用溫水洗滌、適當增加洗衣粉的用量均可以縮短洗凈衣服所需的時間,均可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病(T)對不抗病(t)為顯性,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用高稈抗病和矮稈不抗病兩個純種品種做樣本,在F2中選育矮稈抗病類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 “T”是指ATP中含有三個髙能磷酸鍵
B. 劇烈運動時細胞內的ATP含量將急劇減少
C. 細胞內的放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系
D. 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可作為合成DNA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解決糧食生產和環境保護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前科學、有效的途徑是( )
A.大量開發海洋,尋找新的糧食資源
B.控制人口增長,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C.增加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作物產量
D.開荒辟地,圍湖造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線粒體組分時,首先將線粒體放在低滲溶液中獲得漲破的外膜,再用適當方法處理并獲得內膜小泡及顆粒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1)將線粒體放入低滲溶液中,外膜漲破,用______方法能將外膜與內膜及其它結構分開。線粒體基質中可能含有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3分)。
a.DNA b.丙酮酸 c.葡萄糖 d.染色質 e.核苷酸 f.RNA聚合酶
(2)研究發現,在適宜成分溶液中,線粒體含F0—F1內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_____階段的反應,該階段與其它階段相比產生的ATP數量_______(填“偏多”或“偏少”)。
(3)線粒體內膜上的F0—F1顆粒物是ATP合成酶,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結構與合成ATP的關系,用尿素破壞內膜小泡將F1顆粒與小泡分開,檢測處理前后ATP的合成。若處理之前,在適宜條件下,含_______顆粒內膜小泡能合成ATP;處理后含_________顆粒內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說明合成ATP一定與F1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做乙醛被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的實驗時,下列各步操作中:①加入0.5 mL乙醛溶液;②加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2 mL;③加入2%的CuSO4溶液4~5滴;④加熱試管。正確的順序是。
2)實驗室配制少量銀氨溶液的方法:先向試管中加入 , 然后 , 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向銀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乙醛, , 片刻即可在試管內壁形成銀鏡,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甘蔗中含糖量高且材料近乎白色,故適合做還原糖的檢測材料
B. 脂肪的鑒定實驗中可能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C. 鑒定還原糖時,要先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乙液
D. 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用現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蛋白質合成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一中基因表達的最后階段是在[ ]________中完成的
(2)圖二為該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多肽鏈的過程。對此過程的錯誤理解是________
A.X在MN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左到右,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B.該過程表明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
C.合成MN時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該過程直接合成的T1、T2、T3三條多肽鏈中氨基酸的順序相同
(3)一個mRNA上連接多個核糖體叫做多聚核糖體,形成這種多聚核糖體的意義在于___________。在原核細胞中分離的多聚核糖體常與DNA結合在一起,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苯丙酮尿癥是由于控制某種酶的基因異常而引起的,這說明基因和性狀的關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的四個細胞是某種生物不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假設該生物的體細胞只有4條染色體),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甲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為 , 含有條姐妹染色單體.
(2)乙細胞有條染色體,有個DNA分子.
(3)丙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 .
(4)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