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 1、圖 2 表示 T2 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相關實驗,據圖分析某同學總結的六個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甲處的噬菌體一定含有放射性.
②乙處的噬菌體一定不含放射性.
③圖 1 能證明 DNA 是遺傳物質,而不能證明蛋白質是不是遺傳物質.
④圖 2 增設一組 35S 標記的噬菌體作對照,就能證明 DNA 是遺傳物質,而不能證明 蛋白質是不是遺傳物質.
⑤如果培養 2 代以上,乙處噬菌體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
A. 一項 B. 二項 C. 三項 D. 四項
【答案】B
【解析】
1、噬菌體的增殖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①分析圖1可知,大腸桿菌用放射性32P或35S處理過,所以,甲處的噬菌體一定含有放射性,①正確;②由于親代噬菌體用放射性32P處理過,所以,乙處有2個噬菌體中含放射性,②錯誤;③由于圖1中的大腸桿菌用放射性32P或35S處理過,所以圖1i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也不能證明蛋白質是不是遺傳物質,③錯誤;④圖2增設一組35S標記的噬菌體作對照,就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不能證明蛋白質是不是遺傳物質,④正確;⑤如果培養2代以上,乙處有2個噬菌體的核酸含放射性,⑤錯誤;故只有兩項正確,選B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讓雜合高莖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現高莖和矮莖兩種豌豆,且兩者的比例大約為3∶1,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
A.性狀分離
B.誘發突變
C.染色體變異
D.自然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轉運RNA一端的三個堿基是CGA,這個RNA運載的氨基酸是( )
A.酪氨酸(UAC)B.谷氨酸(GAC)
C.精氨酸(CGA)D.丙氨酸(G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的跨膜運輸對細胞的生存和生長至關重要。如圖表示幾種物質和病菌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式,請據圖回答:
(1)物質甲與丙進入細胞的方式稱為_____,與丙物質相比,甲物質進入細胞需要借助_____,該物質是在細胞內的_____上合成的。
(2)若向細胞中注入某種呼吸抑制劑,物質_____(填“甲”、“乙”或“丙”)進入細胞將會受到較大影響。該物質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式對細胞生存的意義是_____。
(3)若圖示細胞膜是人體內白細胞的一部分,那么白細胞攝取病菌的方式是_____,這體現了生物膜具有_____的結構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漏斗內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為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過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則不能。當滲透達到平衡時,液面差為m。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滲透平衡時,溶液S1的濃度等于溶液S2的濃度
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則平衡時m變小
C.達到滲透平衡時,仍有水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出
D.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燒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時m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質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如圖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在質膜的內外側均有分布,與細胞間的識別有關
B.②可自發形成雙層結構,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C.③分布于質膜中,作用是增加細胞膜的流動性
D.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部分,有些控制著某些分子和離子的出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細菌能產生一條“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將它徹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
(1)該多肽是________肽化合物,相鄰兩個氨基酸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是_______。氨基酸形成該“毒性肽”的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________。
(2)該多肽進行水解,需要消耗_______個水分子,得到________個谷氨酸分子。
(3)蛋白質分子結構復雜,經加熱、X射線、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的作用,引起蛋白質的變性,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
(4)由題中提及的四種氨基酸按一定數量混合后,在適宜條件下,脫水縮合后形成的含5個肽鍵的分子最多有________種。
(5)該毒性肽是在細菌的_______上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