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有關微生物的問題。
圖1是某種具有抗利福平特性的細菌結構模式圖,1—7代表相關結構;圖2所示為常見抗菌藥物的作用機理,圖中A、B、C、D表示各種抗菌藥物作用的不同部位或生理過程。
1.圖1中結構1的功能是 ,結構[ ]在基因工程中常被用作目的基因的運載體,結構7的主要成分是 。
2.有些抗生素是由頭孢霉和青霉產生的,這些生物從細胞結構上看都屬于 生物。
3.作用于A處的抗菌藥物對下列哪組生物沒有效果?
①嗜鹽菌 ②大腸桿菌 ③黏菌 ④放線菌 ⑤產甲烷細菌 ⑥酵母菌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4.請根據圖2簡要說明作用在B處抗生素的作用機理。
5.利福平對甲型流感患者無效的原因是
。
6.若要從幾種細菌中篩選出圖1這種類型的細菌,需要以下操作:
①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時,除了添加必要的營養物質,還需要加入____ 和________。
②接種時,需要使菌種均勻地分布在培養基上,可以使用 (劃線法 / 涂布法)將菌種接種在培養基上。
③接種后,必須將培養皿倒置培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使菌體附著于物體表面 5 rRNA和蛋白質
2.真核
3.D
4.抑制細菌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轉錄過程
5.甲型流感由甲流病毒引起的,利福平為抗生素,對病毒不起作用
6.①利福平 瓊脂(可顛倒寫) ②涂布法
③避免培養皿內壁上的凝結水滴落后影響細菌的生長
【解析】
試題分析:
1.圖1中結構1為鞭毛,其功能是使菌體附著于物體表面。5為質粒,在基因工程中常被用作目的基因的運載體。結構7為核糖體,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質。
2.頭孢霉和青霉屬于霉菌,從細胞結構上看都屬于真核生物。
3.作用于A處(細胞壁) 的抗菌藥物是阻止細胞壁的形成或破壞細胞壁,細菌的細胞壁為肽聚糖,而酵母菌的細胞壁成分不是肽聚糖、黏菌的營養體無細胞壁,此類藥物對嗜鹽菌及產甲烷細菌的細胞壁也不起作用,故選D。
4.由圖示可以看出,作用在B處抗生素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細菌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轉錄過程。
5.利福平是殺菌藥物,對甲型流感病毒無效。
6.若要從幾種細菌中篩選出圖1這種類型的細菌(具有抗利福平特性的細菌),必須在固體培養基中加入利福平。接種后,必須將培養皿倒置培養的目的是避免培養皿內壁上的凝結水滴落后影響細菌的生長。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微生物的類型與結構,以及殺菌藥物的作用機理。意在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上海市部分重點中學2010屆高三第二次聯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9分)請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的問題。
(1)在微生物分離、鑒定實驗中,通常在配置固體培養基時需在培養基中加入 ___(物質)。
(2)采用固體平板培養細菌時,為防止冷凝水影響細菌的生長,需將培養皿 ____培養。
(3)下表為探究抗生素對微生物抑制作用的實驗處理。先將大腸桿菌接種于培養基上,然后將培養皿置于37℃條件下培養2~3天,觀察、測量并記錄 _______________情況。如果實驗所用抗生素的濃度關系為A< C < B,則編號1、2、3、4的抑菌效果從大到小依次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號 | 1 | 2 | 3 | 4 | ||
![]()
| 圓紙片浸在 | |||||
濃度A抗生素 | 濃度B抗生素 | 濃度C抗生素 | 蒸餾水 | |||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上海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的問題。
1.下圖是細菌純化培養過程中劃線接種的培養結果。圖中在 (填圖中編號)區域出現了單個菌落,產生每個菌落的最初細菌數目是 個細菌。據圖分析,在培養基上劃線接種時,劃線的順序依次是 (用編號表示)。
2.下表是某微生物培養基成分,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編號 |
成分 |
含量 |
編號 |
成分 |
含量 |
① |
粉狀硫 |
10g |
② |
(NH4)2SO4 |
0.4g |
③ |
K2HPO4 |
4g |
④ |
MgSO4 |
9.25g |
⑤ |
FeSO4 |
0.5g |
⑥ |
CaCl2 |
0.5g |
⑦ |
H2O |
100mL |
|
|
|
(1)上述培養基所培養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是 ,判斷依據是
(2)若培養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自生固氮菌,該培養基成分如何調整? ,依據是
(3)若表中培養基用于觀察菌落形態,應增加的成分是 。
3.在充足的碳源、氮源、無機鹽和水的條件下,某些微生物仍然不能正常生長,還需要在培養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 。下列選項中屬于該類物質的有( )(不定項選擇)
A.某些維生素 B.某些氨基酸 C.酶 D.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綜合練習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回答有關微生物的問題
急性腸胃炎、手足口病分別是由細菌、病毒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導致的,故檢驗飲用水的細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監控疾病發生的必要措施。
(1)檢驗大腸桿菌的含量時,通常將水樣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水樣用涂布器分別涂布到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記錄菌落數量,這種接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__。下面4種菌落分布圖中,不可能用該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
(2)用該方法統計樣本菌落數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________。原因是 。
(3)如分別取0.1 mL已稀釋103倍的水樣分別涂布到3個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培養基記錄到大腸桿菌的菌落數分別為55、56、57,則每升原水樣中大腸桿菌數為_____________。
(4)已知大腸桿菌能發酵乳糖并產氣。現提供足量的已滅菌的乳糖蛋白胨培養液和具塞試管,應如何判斷待檢水樣中是否含有大腸桿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進一步分離大腸桿菌,需將檢測出大腸桿菌的發酵管轉種在加入____________的培養基中,培養一段時間,大腸桿菌菌落可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__。
(6)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是柯薩奇病毒。如需檢測水樣中是否有柯薩奇病毒,可以通過檢測柯薩奇病毒特有的DNA片段來實現。基于水樣中病毒DNA極少,故可通過 技術(全稱)增加病毒DNA片段,然后進行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綜合練習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回答有關免疫的問題
下圖為艾滋病病毒(HIV)通過人體T淋巴細胞膜上的CD4受體識別并侵染T淋巴細胞的,其中①~⑧表示相關的生理過程。
(1)CD4受體的化學本質是 。
(2)HIV以 的方式進入T細胞,并在 (細胞器)的作用下脫去衣殼,釋放出 (物質)。
(3)過程②、⑤、⑥依次稱為 。
(4)與③過程相比,②過程中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 。
(5)H7N9是感染人的 病毒,侵染細胞后它與HIV都具有圖中的過程是 (用數字表示)
(6)從H7N9與HIV侵染人體的靶系統看,前者是 ,后者是 ,由此說明 。
(7)為防止病毒增殖,研究者用CD4受體修飾過的成熟紅細胞引誘病毒識別并侵染,取得了滅活的效果。敘述其機理是 。
(8)實踐表明通過 來保護易感人群是目前預防微生物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