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圖示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圖一所示過程相當于圖三的⑩過程,主要發生于細胞核中
B. 若圖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則相應的雙鏈DNA片段中A占24%
C. 圖二所示過程相當于圖三的過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 正常情況下在動植物細胞中可能發生的是⑨⑩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基因工程技術從分離、提純的圓褐固氮菌中獲取固氮基因,然后進行PCR擴增。表1和表2分別表示用PCR擴增固氮基因的反應體系及反應條件。
表1
PCR反 應體系 | 緩沖液 | 脫氧核 苷酸 | 引物A | 引物B | DNA 聚合酶 | 模板 DNA |
50 μL | 50 μL | 0.5 μL | 50 μL | 0.5 μL | 0.5 U | 1~2 μL |
加去離子水補足至50 μL |
表2
(1)從表1和表2中可得出,PCR技術與DNA復制相比較,主要區別之一是________。此外,從反應條件看,所使用的DNA聚合酶應具有________的特點。每次循環都需要2種引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對固氮基因產物的生產研究中,需要從復雜的細胞混合物中提取、分離高純度的蛋白質。下圖表示蛋白質提取和分離實驗涉及的相關原理。
①圖甲表示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通過凝膠色譜法分離的過程。試管中收集到的液體最先出現的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乙所示實驗模擬電泳現象,U型管左側的顏色逐漸變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孟德爾所做的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且閉花授粉的植物,為了雜交,親本都要進行去雄處理
B.孟德爾通過正交和反交實驗,解釋了F2的性狀分離現象
C.孟德爾通過測交實驗,驗證了F1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會發生分離
D.孟德爾只通過研究紫花和白花這一對相對性狀,就發現了基因的分離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要使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就必須保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對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來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B. 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保持動態平衡
C. 植物與動物的數量相等
D. 生物成分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生缺失突變,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見下圖)。如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A. 減數分裂時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為B
B. 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3與4自由分離
C. 減數第二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自由組合
D. 減數第一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藥用植物合成藥物1和藥物2的途徑如下圖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型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時合成兩種藥物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種藥物,則必定是藥物1
C.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種基因型和4種表現型
D.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藥物2的個體占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病(T)小麥與矮稈(d)易染銹病(t)小麥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如下,。下列有關此育種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①的作用原理為染色體變異
B. ③必須經過受精作用
C. ④必須使用生長素處理幼苗
D. 此育種方法可選出符合生產要求的品種占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②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
③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的每條染色體上都含有一個DNA分子
④DNA分子有特定遺傳效應的雙鏈片段被稱為基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