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如圖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組成A、B、C三種生物大分子的單體,這三種單體的結構可用d或e表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體細胞中單體a、b的結構可用d表示,人體中d的種類有4種
B. 大腸桿菌細胞內單體c的結構可用e表示,e的種類約有20種
C. a、b是生物體內遺傳信息的攜帶者,C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D. A、B的多樣性由d中的m充分體現,C的多樣性由e中的R充分體現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狀相同的細條,分為a、b、c、d、e和f組(每組的細條數相等),取上述6組細條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時間后測量各組花冠細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假如蔗糖溶液與花冠細胞之間只有水分交換,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
A. 實驗后,a組液泡中的溶質濃度比b組的高
B. 若在0.1mol·L-1的蔗糖溶液中完成相同的實驗處理,實驗結果可能與a組相同
C. a組細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組
D. 使細條在浸泡前后長度不變的蔗糖濃度介于0.6~0.7molL﹣1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圖中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①②③為特定的生理過程,圖乙表示該系統中部分生物間的食物關系。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乙中的生物對應圖甲中的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過程中碳以________形式進行循環。
(2)如要調查該生態系統中蒲公英的種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法。
(3)圖乙中,若鼠和昆蟲糞便中的能量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為R,用于自身生長、 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為N,則圖中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可表示為________。
(4)圖乙中,若蛇的食物有4/5來自鼠,1/5來自蛙。則從理論上講,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_____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變為1/5,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來的________。
(5)該草原曾發生過火災,但此后又慢慢恢復,該過程屬于______演替,從生態系統的角度分析,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無絲分裂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裂過程中沒有紡錘絲的出現
B.人成熟的紅細胞能進行無絲分裂
C.分裂過程中不出現核膜的周期性變化
D.分裂過程中要進行DNA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高溫淀粉酶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有很大的實用性。在高溫淀粉酶運用到工業生產前,需對該酶的最佳溫度范圍進行測定。下圖中的曲線①表示酶在各種溫度下酶活性相對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將酶在不同溫度下保溫足夠長的時間,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溫度下測其殘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數據為酶的熱穩定性數據,即下圖中的曲線②。根據圖中的數據,判斷該酶使用的最佳溫度范圍是( )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通過實驗研究了某綠色植物的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溫度的關系,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已知該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適宜溫度為35℃,另外,不考慮光照強度的改變對溫度的影響,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點對應條件下,該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
(3)圖中數據不能在光照條件下直接測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b點對應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與c點對應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的2倍之間的大小關系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確定。
(5)短暫無光期間,植物體內依舊能生產(CH2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人體內ADH(抗利尿激素)的調節過程,圖乙為正常人一次性飲用500mL純凈水后的排尿變化曲線。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時,膜外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的方向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神經纖維興奮部位細胞膜對鈉離子和鉀離子的通透性較大的是___________。
(2)圖甲中a、b、c中表示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
(3)血漿滲透壓的變化,引起ADH的合成,分泌和發揮作用的過程屬于調節___________。
(4)分析圖乙可知,飲水后,經___________h排尿率達到最大值,ef段內環境中ADH的含量變化趨勢為__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敘述中有幾項正確(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腸桿菌都屬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體和DNA
③T2噬菌體中只有一種細胞器,即核糖體
④有些細菌只含有RNA.
A. 1項 B. 2項 C. 3項 D. 4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兩種淀粉酶A與B,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不同溫度條件下這兩種淀粉酶的活性,設計實驗如下:
實驗原理:溫度等條件可以影響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產生麥芽糖;用分光光度計測量溶液的吸光度時, 物質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測出物質的相對含量。
實驗材料:一定濃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濃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溫度計等。
實驗過程:如下表所示。
組 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Ⅰ、設置水浴缸溫度(oC) | 20 | 30 | 40 | 50 | 20 | 30 | 40 | 50 |
Ⅱ、取8支試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別保溫5分鐘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Ⅲ、另取8支試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別保溫5分鐘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B | 酶B | 酶B | 酶B |
Ⅳ、將同組兩個試管中的淀粉溶液與淀粉酶溶液混合搖勻,保溫5分鐘。 |
實驗結果:用分光光度計對各組淀粉含量進行檢測,結果如下圖所示。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無關變量有 (至少寫出2種)。
(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酶A在20 oC條件時活性較高
B.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 oC條件時活性較高
D.大于50 oC條件時,酶A部分失活
(3)此實驗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底物淀粉的剩余量來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生成物麥芽糖的含量來表示? ,原因是 。
(4)若要進一步探究酶B的最適溫度,實驗設計的主要思路應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