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神經元的表述,錯誤的是( )
A.神經元的細胞核分布于胞體中
B.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C.神經元的突起中存在線粒體等細胞器
D.神經元的形態結構不同,但在反射弧中的功能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植物的花色(紅花和藍花)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對等位基因能夠獨立遺傳。基因型為AaBbCc的植株自交,F1中紅花∶藍花=27∶37。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
A.該植物花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F1中藍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9種,其中純合子7種
C.若將基因型為AAbbCC的植株與某純種藍花植株雜交,子代均開紅花,則該純種藍花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CC或AABBcc
D.若將某純種藍花品系的植株與純種紅花植株雜交得F1,F1再與該藍花品系雜交得F2,F2中紅花:藍花=1∶ 3,則該純種藍花品系具有2對隱性純合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種昆蟲是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每一對雌雄個體雜交后代有200個左右,其眼睛的顏色有紅眼、粉紅眼和白眼三種類型,且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相關基因用A/a、B/b表示,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A和B同時存在時為紅眼,無B但有A時表現為粉紅眼,無A時表現為白眼。現有兩個純合的品系甲、乙,甲表現為紅眼,乙表現為白眼,每個品系中都有雌雄。某人用一只甲品系的雌性個體與只乙品系的雄性個體進行雜交實驗,F1無論雌雄都是紅眼,然后讓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統計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紅眼:粉紅眼:白眼=9:3:4,仔細觀察發現,粉紅眼中只有雄性個體,其他眼色雌雄個體都有。回答下列問題:
(1)由題中信息可知,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定律。
(2)經分析,對于A/a、B/b所在染色體的合理假設是_________。親本中甲品系雌性個體、乙品系雄性個體最可能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
(3)請根據已有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證明A/a、B/b所在染色體的假設的合理性(要求寫出分析過程、雜交方案、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溶酶體來源于高爾基體,其內有酸性水解酶,能從弱堿性的細胞質中吸收H+,pH在5.0左右。下列關于溶酶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溶酶體合成的酸性水解酶需要高爾基體加工才具有活性
B.H+由細胞質運入溶酶體時需要載體,是一個消耗能量的過程
C.溶酶體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及侵入細胞內的病原微生物
D.溶酶體內酸性水解酶活性下降時,細胞內部環境的穩態受到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人在沙漠中迷路,長時間未能補充水分導致機體脫水。此時其體內的生理狀態是( )
A.血漿滲透壓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減弱
D.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作用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問題:
為了驗證某大豆品種的矮化特性與赤霉素的含量有關,請用所給定的實驗材料,完成下列實驗步驟并回答問題:
實驗材料:具2片真葉且長勢相同的該品種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養液、蒸餾水、適宜濃度的赤霉素溶液、噴壺等
(1)實驗步驟:
①將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兩組,A組為對照組,B組為實驗組,分別置于等量的完全培養液中培養。
②用噴壺分別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噴灑在A、B兩組幼苗上。
③將兩組苗置于_____________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植株的______________。
(2)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中,如果A、B兩組各選用1株幼苗進行實驗,是否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DNA的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的多樣性的原因是DNA分子空間結構千變萬化
B.含有200個堿基的DNA分子,堿基對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種
C.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基礎
D.DNA的多樣性是指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蜜獾是雜食性動物,可以捕食劇毒蛇,且不會被蛇毒傷害。下列相關推測不正確的是( )
A.蜜獾和毒蛇之間存在著共同進化
B.蛇毒促進蜜獾發生了抵抗性突變
C.蜜獾體內含有可抵抗蛇毒損傷其細胞的物質
D.蜜獾捕食可能使毒蛇毒性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