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純化大腸桿菌時正確的是
A.都可以用來計數活菌
B.B.都必須使用固體培養基
C.都需要進行系列稀釋后再接種
D.一般都使用接種環進行接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5.下列關于農業生態系統設計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根據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鏈,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B.根據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鏈,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
C.合理設計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是為了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
D.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生態農業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內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的氨基酸可能由相同的轉運RNA來轉運
B.性腺中只表達和性別決定相關的基因
C.同一個細胞中的不同核糖體上可以合成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肽鏈
D.組成染色體的DNA和蛋白質都是在細胞核中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的溫度條件敘述中,正確的是
A.腐乳制作過程中,為了促進毛霉的生長,溫度應控制在30℃左右
B.醋酸菌是一種嗜溫菌,要求較高溫度,一般在35℃以上最好
C.制作泡菜時,溫度控制在35℃時以利于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
D.釀酒時無論是促進酵母菌繁殖還是促進酒精產生,溫度都要控制在2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三個培養皿中分別加入10mL不同的培養基,然后接種相同的大腸桿菌樣液。培養36h后,計算菌落數,結果如下表。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培養皿 | 培養基成分 | 菌落數 |
Ⅰ | 瓊脂、葡萄糖、N源、無機鹽 | 35 |
Ⅱ | 瓊脂、葡萄糖、生長因子、N源、無機鹽 | 250 |
Ⅲ | 瓊脂、生長因子、N源、無機鹽 | 0 |
A.該實驗可以采用液體培養基培養微生物
B.該實驗不可以采用平板劃線法接種
C.Ⅰ和Ⅲ對照,說明大腸桿菌的生長需要生長因子
D.Ⅱ和Ⅲ對照,說明大腸桿菌的生長需要葡萄糖為唯一碳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基因工程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劑,以下有關酶的作用底物描述正確的是
①DNA聚合酶的作用底物是四種脫氧核苷酸;
②DNA連接酶的作用底物是DNA;
③解旋酶的作用底物是DNA;
④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作用底物是DNA或RN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大豆種子萌發過程中物質變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種子萌發過程中,種子鮮重不斷增加的原因是種子內的有機物含量在不斷增加
B.種子萌發過程中根向地生長是由根部生長激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C.若測得某一時刻種子吸收O2與釋放CO2的體積比為1:3,則此時種子胚細胞的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為2:1
D.大豆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自由水比結合水的比值升高,代謝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技術專題](15分)
動物細胞培養技術是動物細胞工程的基礎,在動物細胞工程的其他技術中都得到廣泛應用。下面是與動物細胞工程有關的問題,請分析回答:
⑴在進行動物細胞培養時,首先要將動物組織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以使其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
⑵動物細胞培養時,要保證細胞必需的營養、適宜的溫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條件,還要提供無菌、無毒和____________________。為達到無菌、無毒的環境條件,除了要對培養液和培養器具進行消毒外,還要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氣體環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應用于核移植的供體細胞一般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制備單克隆抗體的基礎是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是將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能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鼠骨髓瘤細胞與某一種B淋巴細胞融合,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融合細胞,再大量培養,獲得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與常規抗體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⑹治療糖尿病的激素類藥物可通過細胞工程生產。利用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培養出細胞株、細胞系獲得蛋白質制品。細胞株與細胞系相比,根本區別在于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