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發生花粉等過敏反應時,由于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會造成局部
A.血漿量增加 B.組織液減少 C.組織液含量不變 D.淋巴增加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科學家利用逆轉錄病毒,將c-Myc(原癌基因)、Klf4(抑癌基因)和Oct-3/4、Sox2四個關鍵基因轉入高度分化的體細胞內,讓其重新變成一個多功能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如圖所示,為自體細胞移植帶來了曙光,請分析回答:
(1)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細胞中處于 狀態(答活躍或沉默)。依據上圖所示的原理,體細胞癌變是__ __等基因異常表達的結果;細胞凋亡是在圖中 等基因控制下的細胞_ __過程。(基因填英文縮寫)
(2)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體細胞誘導形成的iPS細胞,進一步誘導又獲得了心肌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等多種組織細胞,iPS細胞的這種變化過程稱作 ,該過程的實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描述符合右圖坐標曲線變化規律的是
A.若該曲線表示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液泡體積的大小變化,則 CD段表示該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B.若該曲線代表密閉溫室中的C02濃度在一天中的變化情況,則溫室中植物光合作用開始于B點
C.若該曲線表示正常人進食后的血糖濃度變化,則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D. 若該曲線表示在溫度交替變化的環境中健康人的皮膚血流量變化,則AB段血液中明顯增多的激素是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表示在適宜的溫度、水分和CO2條件下,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即達到飽和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強度更容易達到飽和
C.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D.水稻是陰生植物,玉米是陽生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為某酶在不同溫度下反應曲線和時間的關系,從圖中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A.酶反應的最適溫度
B.酶因熱而失活
C.酶反應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
D.酶反應速度和酶量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抗原刺激抗體產生細胞免疫反應時,效應T細胞發揮的作用是
A.產生抗體使靶細胞裂解
B.激活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使靶細胞裂解
C.產生組織胺增強B細胞的功能
D.促進B細胞產生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能夠使植物體表達動物蛋白的育種方法是
A.單倍體育種 B.雜交育種 C.基因工程育種 D.多倍體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植酸酶能將植酸磷分解為無機磷?蒲腥藛T研究了普通玉米餌料和轉植酸酶基因(PTC)玉米餌料中有機植酸磷和無機磷的相對含量,及飼喂一個月后對家豬體重的影響,結果如圖。
(1)家豬不能直接利用餌料中的植酸磷,這些植酸磷會隨動物糞便排出,再經過微生物的 作用轉變成無機磷進入湖泊后將導致 現象。
(2)植酸酶活性較高的餌料是 ,該餌料能使家豬增重比提高的原理是 。
(3)科研人員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餌料:普通玉米餌料,轉PTC玉米餌料,混有植酸酶的普通玉米餌料,混有無機磷的普通玉米餌料
實驗步驟
步驟 | 操作內容 | ||
1 | 將同齡仔公雞48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分8個小組,每小組含仔雞 20只。 | ||
2 | 甲組 | 乙組 | 丙組 |
每只仔雞飼喂普通玉米餌料100 g/d | 每只仔雞飼喂轉PTC玉米餌料100 g/d | Y | |
3 | 連續飼喂40天,間隔10天測定并記錄體重。 | ||
4 | 統計數據與分析 | ||
①步驟1中分小組依據的原則有 。
②表中Y 為 ;該實驗的目的是 。
③步驟4中應該取 進行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高三3月能力測試(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大齡父親容易產生患阿帕特綜合征的小孩。引起阿帕特綜合征的突變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從而影響體內Z受體蛋白的結構。下列關于該病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該病是一種遺傳病
B.患病基因多在有絲分裂時產生
C.患者Z受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間結構與正常人不同
D.Z受體蛋白基因突變的概率與年齡有一定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