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下圖為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途徑,下表為幾種微生物的作用原理。結合圖表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抗菌藥物 | 抗菌機理 |
青霉素 | 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
環丙沙星 | 抑制細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可促進DNA螺旋化) |
紅霉素 | 能與核糖體結合 |
利福平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 利福平和紅霉素都能抑制②、③過程
B. 青霉素和環丙沙星均能抑制細菌的①過程
C. 結核桿菌不能發生④、⑤過程
D. ①〜⑤過程可發生在人體的健康細胞中
18. C解析:圖中①為DNA復制、②為轉錄、③為翻譯、④是RNA自我復制、⑤是逆轉 錄,青霉素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與 DNA復制無關;DNA解旋酶用于DNA復 制過程中的解旋,故環丙沙星可抑制①過 程;核糖體是翻譯的場所,故紅霉素可抑制 翻譯的進行;RNA聚合酶催化轉錄的進 行,故利福平可抑制轉錄的進行。結核桿 菌為細菌,不發生④、⑤過程,只有RNA 病毒會發生④、⑤過程。故只有C項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4. (2014 .山西大同一中檢測) 已知蘆花雞基因B在性染色體上(雞的性別決定為ZW型) ,對非蘆花雞基因b是顯性。為了盡早而準確地知道小雞的性別,應選用()
A. 蘆花母雞和非蘆花公雞交配 B. 蘆花母雞和蘆花公雞交配
C. 非蘆花母雞和蘆花公雞交配 D. 非蘆花母雞和非蘆花公雞交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 偏頭痛是一種遺傳病,若父母均患偏頭痛,則子女各有75%可能患病,若父母有一方患病,則子女各有50%可能患病。由此,可判斷偏頭痛是()
A.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C. 伴X隱性遺傳 D. 伴X顯性遺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6. 在DNA轉錄與DNA復制的比較的內容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轉錄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復制的原料是脫氧核糖核苷酸
B. 轉錄和復制過程在細胞分裂的間期與分裂期都可以進行
C. 轉錄是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復制時DNA分子兩條鏈都作為模板
D. 轉錄發生在DNA分子中需要表達的基因片段上,復制發生在整個DNA分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3. 正常轉錄出現肽鏈終止的原因是()
A. —個與mRNA鏈終止密碼相應的tRNA不能帶氨基酸
B. 不具有與mRNA鏈終止密碼相應的反密碼子
C. mRNA在mRNA鏈終止密碼處停止合成
D. tRNA上出現終止密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3. (2013 •海南三亞第一中學期末) (20分) 在21世紀發生的某些海嘯和空難中,有大量的人員遇難,并且有許多 尸體面目全非,事后的尸體辨認可以借助于DNA雜交技術,即從死者的尸體和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別提取 DNA并水浴共熱,使其雙鏈打開,進行檢測。若兩份DNA樣本來自同一個體,在溫度降低時,兩份樣本的 DNA單鏈能夠完全互補;若兩份DNA樣本不是來自同一個體,則在溫度降低時,兩份樣本中的DNA單鏈在 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補。請根據材料回答:
(1) DNA分子由兩條鏈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盤旋成 結構。
(2) 若一個DNA分子的一條單鏈的某個區段的堿基順序為ATGGCA. 則與之互補的另一條單鏈相應區段的喊基順序為 。
(3) 在正常情況下,1個14N/14N的DNA分子復制5次后,應產生 個DNA分子,該過程遵循原則,若以15N為原料,則復制5次后的DNA分子中含有14N的DNA分子有 個。
(4) 在DNA分子的復制過程中,需要的原料是 ,若在復制過程中DNA分子上某基因發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則該基因控制的性狀是否一定發生改變? 。
(5) 下圖為某個DNA分子片段:
其轉錄形成的mRNA最多含有 個密碼子,可翻譯成 肽,需要 個tRNA轉運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 (2014 •山東濟寧任城一中期末) 將純種小麥播種于生產田,發現邊際和灌水溝兩側的植株總體上比中間的長得好。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基因重組引起性狀分離 B. 環境引起性狀變異
C. 隱性基因突變成為顯性基因 D. 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發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 (15分) 右圖為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某自花傳粉的植物 種群中,甲植株(純種) 的一個A基因和乙植株(純種) 的一個B基因發生突變的過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 是獨立遺傳的) 。請分析該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 突變產生的a基因與A基因以及a基因與B基因的關系分別是 、 。
(2) 上述兩個基因發生突變是由 引起的。
(3) 如圖為甲植株發生了基因突變的細胞,它的基因型為 ,表現型是 ,請在圖中標明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4) 乙發生基因突變后,該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現出突變性狀,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 讓其后代表現出突變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