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②④ | B. | ①③ | C. | ①② | D. | ③④ |
分析 1、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細胞類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但它們的細胞核遺傳物質和細胞質遺傳物質均為DNA.
3、病毒只有一種核酸,因此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解答 解:①DNA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細胞核中,DNA的全稱為脫氧核糖核酸,①正確;
②DNA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②錯誤;
③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可以證明DNA是遺傳物質,③正確;
④DNA是組成染色體或染色質的主要化學物質之一,根尖細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少量DNA存在于線粒體,④錯誤.
所以,②④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DNA的名稱、分布、功能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三畢業班第二次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有關實驗的選項合理的是
A.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氨基酸會顯紫色反應
B.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觀察線粒體最好用黑藻葉片做材料
D.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測酒精會發生灰綠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H標記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養基中培養。若秋水仙素對細胞連續發揮作用,則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點的正常分裂
B.細胞中DNA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單體均帶有3H標記
C.通過對細胞中不含染色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可推測DNA復制的次數
D.通過檢測DNA鏈上3H標記出現的情況,可推測DNA的復制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豌豆豆莢的顏色分為綠色和黃色兩種,分別受G和g基因控制。種植基因型為GG和Gg的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3:1,若兩種類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則在自然狀態下,其Fl中基因型為GG、Gg、gg的個體數量之比為
A.49:14:1 B.13:2:1 C.5:2:1 D.6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氨基酸連接成肽鏈的方式變化多端 | |
B. | 細胞中每種氨基酸的數目成百上千 | |
C. | 不同種類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 | |
D. | 肽鏈折疊成蛋白質時結構千差萬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花藥培養成單倍體幼苗的過程中無需添加有機碳源 | |
B. | 配制母液時,無機物中大量元素濃縮100倍,微量元素濃縮10倍 | |
C. | 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時,可直接用移液管從母液中獲取 | |
D. | 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比值高時可促進芽的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鹽酸進入小腸后促胰液素分泌增多 | B.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
C. | 手無意間被針刺著,迅速縮回 | D. | 恐懼時全身顫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衣是陽生植物 | |
B. | 地衣的根特別發達 | |
C. | 地衣分泌的有機酸可加速巖石風化形成土壤 | |
D. | 地衣的光合作用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