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A、B、C分別表示與某三肽化合物的合成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核酸分子:
(1)控制合成三肽化合物的基因是 ,合成三肽化合物的密碼子位于 ,在合成三肽化合物時,運載氨基酸的工具是 。
(2)A與B的關系是 。
(3)B與C的關系是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湖北省孝感高中2010-2011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071
以下是2個同學在探究培養液中酶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時所完成的實驗,請根據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問題。
(1)甲同學將10毫升含酵母菌的培養液放在適宜溫度下培養,每隔一段時間等量均勻取樣共4次,每次分別測定樣品酵母菌的數量和ph值,并記錄結果如右表所示。但他忘了記錄時間。
①表中樣品取樣的先后次序為_________,能確定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對酵母菌而言,10毫升該培養液的K值為 _________個。
③如用酵母菌釀酒,釀酒時對氧氣的控制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2)乙同學據下表完成了有關實驗,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請寫出該同學研究的課題名稱_________。
②用顯微鏡定期檢測甲、乙。丙三支試管中酶母菌數量,結果如右圖所示,請根據所給信息,判斷圖中曲線A、B、C分別對應的試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曲線的最終變化是_________,若在一個穩定的自然生態系統中,有酵母菌這一生物成分,則它的種群數量不會出現A曲線的最終變化,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湖北黃梅一中高三上期適應性訓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請問答以下有關實驗的問題:
Ⅰ、(8分)以下是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內容。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鑒定 ②生物組織中脂肪的鑒定 ③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鑒定
④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⑤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⑥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 ⑦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⑧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1)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完成的是 ,需要水浴加熱的是 ,
需要用顏色反應確定的是 (以上均填標號)。
(2)由于實驗材料用品或試劑所限,有時候需要設法替代,下列各項處理中正確的是( )
A.做⑦實驗時,可用蒜葉代替洋蔥根尖
B.做④實驗時,可用雞血紅細胞代替紫色洋蔥表皮細胞
C.做⑤實驗時,可用干凈的細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③實驗時,可用龍膽紫代替蘇丹Ⅲ染液
Ⅱ、(7分)下表是不同濃度的油菜素內酯水溶液對芹菜幼苗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
組別 |
清水 |
濃度a |
濃度b |
濃度c |
濃度d |
濃度e |
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51 |
42 |
24 |
(1)該實驗結果能否說明油菜素內酯對芹菜生長具有兩重性? ,
理由是 。
(2)請完善進一步探究油菜素內酯促進芹菜生長的最適濃度范圍的實驗步驟:
① ;
②取同一批種子使其萌發,從中選取株高、長勢相同的芹菜幼苗 ;
③分別 噴灑對應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河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利用樣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個不同地點的植物群落,同時還測量了各種土壤特征和環境因素,結果見下表。根據所得數據回答問題:
植物 種類 |
地點 A |
地點 B |
地點 C |
非生物 因素 |
地點 A |
地點 B |
地點 C |
草 |
3 |
5 |
9 |
風速 |
低 |
高 |
高 |
蕨類 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 米的光強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5 |
4 |
2 |
土壤濕度 (%) |
48 |
35 |
15 |
松樹 |
0 |
2 |
0 |
土壤的有 機物(%) |
6.5 |
3.8 |
205 |
落 葉 樹 |
20 |
5 |
0 |
土壤深度 (cm) |
>300 |
≈100 |
<15 |
土壤氨量 (mg·kg-1) |
9.4 |
4.5 |
2.3 |
(1)根據調查結果判斷,物種豐富度最大的地點是 。如果分別用甲、乙表示地點B中的兩種松樹,二者的關系可表示為下列圖中的 。
(2)土壤中有機物的多少往往與土壤中動物種類的多少是分不開的,要調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種動物的種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 ,理由是 。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徹底燒光,那么原地點將發生的群落演替屬于 。
(4)參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葉樹在地點C不能生長的原因是 、
(至少說出兩個原因)。
(5)若某一年,在這個山坡上的田鼠大量繁殖,會導致的結果是:草本植物會 ;當田鼠的數量多至以啃食草根為生時,則草本植物會 ;田鼠的數量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工業生產果汁時,常常利用果膠酶破除果肉細胞壁以提高出汁率,為研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某學生設計了實驗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重復操作,記錄結果如下表:
果汁量(mL) | 8 | 13 | 15 | 25 | 15 | 12 | 11 | 10 |
溫度(oC)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果膠酶能使果膠分解成可溶性的 ,使榨取果汁變得更容易。
(2)實驗結果表明,當溫度為 左右時,果汁量最多,此時果膠酶的活性 。
(3)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時,哪個因素是自變量? ;哪些因素應該保持不變?(請舉三例) 。
(4)下列A、B、C三圖依次表示果膠酶濃度一定時,反應速度和反應物濃度、溫度、pH的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A中,反應物達到某一濃度后,反應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②圖B中,a點到b點曲線急劇下降,其原因是 。
③將裝有酶與反應物的甲、乙兩試管分別放人10℃和80℃水浴鍋中,20 min中后取出轉入40℃的水浴鍋中保溫,兩試管內反應情況分別為:甲 乙: .
④圖C表示了 催化反應的速率變化曲線.該過程中pH從10降到2,反應速度的變化是 .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工業生產果汁時,常常利用果膠酶破除果肉細胞壁以提高水果的出汁率,為研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Ⅰ.將果膠酶與蘋果泥分裝于不同試管,在10℃水浴中恒溫處理10分鐘(如圖甲)。
Ⅱ.將步驟Ⅰ處理后的果膠酶和蘋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溫處理10分鐘(如圖乙)。
Ⅲ.將步驟Ⅱ處理后的混合物過濾,收集濾液,測量果汁量(如圖丙)。
Ⅳ.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并記錄果汁量,結果如下表:
果汁量/mL | 8 | 13 | 15 | 25 | 15 | 12 | 11 | 10 |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根據上述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果膠酶能破除細胞壁,是因為果膠酶可以分解細胞壁中的果膠,產物是________。
(2)實驗結果表明,當溫度為________左右時,果汁量最多,此時果膠酶的活性________。
(3)為什么該實驗能夠通過測定濾出的蘋果汁的體積大小來判斷果膠酶活性的高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A、B、C圖依次表示果膠酶濃度一定時,果膠酶的反應速度與反應物濃度、溫度、pH之間的關系,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①圖A中,反應物達到某一濃度時反應速度不再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圖B中,曲線ab段表明________,曲線bc段表明________。
③將裝有果膠酶與反應物的甲、乙兩支試管分別放入12℃和90℃水浴鍋中,20分鐘后取出轉入40℃的水浴鍋中保溫,兩支試管內的反應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④圖C表示果膠酶濃度、反應物濃度、溫度等一定時,果膠酶催化反應的速率隨pH變化的曲線,實驗時可根據________來判定果膠酶的最適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