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為細胞中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圖,AK為結構名稱,①、②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時轉移途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H上產生水,I消耗水
B. 完成過程①和②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
C. J和K膜上附著核糖體,與其加工多肽鏈的功能相適應
D. E是葉綠體內膜,其上附著多種光合色素,與其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的功能相適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纖維素分子不能進入酵母細胞,為了使酵母菌能夠利用環境中的纖維素為原料生產酒精,構建了含3種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組質粒,下面是酵母菌轉化及纖維素酶在工程菌內合成與運輸的示意圖。
請回答問題:
(1)纖維素酶基因的表達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過程,與菌株II相比,在菌株III、IV中參與纖維素酶合成和分泌的細胞器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研究構建重組質粒時可選用四種限制酶,其識別序列如下圖,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環接,可選用的限制酶組合是___________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3)設置菌株I為對照,是為了驗證_______不攜帶纖維素酶基因。
(4)在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上分別培養菌株II、III、IV,菌株_________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利用纖維素生產酒精時,菌株IV更具有優勢,因為導入中的重組質粒含有___________,使分泌的纖維素酶固定于細胞壁,減少因培養液更新造成的酶的流失,提高酶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薇甘菊原產于中南美洲,后來入侵我國,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長迅速,致使許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薇甘菊入侵是破壞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
B. 薇甘菊與被其覆蓋的綠色植物間是競爭關系
C. 薇甘菊在原產地沒有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D. 薇甘菊泛濫是脫離原產地后發生基因突變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細胞生命歷程的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過程①能使細胞保持適宜的核質比
B. 過程③引起細胞內水分減少,核體積變小,多種酶活性降低
C. 過程②表示畸形分化,會引起細胞發生突變而產生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 胰島素、呼吸氧化酶、血紅蛋白等細胞產物的存在均能體現細胞已經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原來置于黑暗環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發生了改變。下列各項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呼吸強度逐漸減弱
B. 曲線BC段表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C. 在B點時,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也沒有呼吸作用
D. 整段曲線表明,隨光照強度遞增,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錯誤的是
A.興奮部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膜內為正、膜外為負
B.神經細胞外側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的方向相同
C.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能夠引起突觸后膜的興奮或抑制
D.細胞膜內外K+、Na+分布不均勻是神經纖維興奮傳導的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茶葉有降壓、提神和保健等功效。某科研人員在晴朗夏季的一天中探究茶樹凈光合速率和胞間CO2濃度的日變化規律,結果如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曲線表示凈光合速率的是_____(填“實線”或“虛線”)。從胞間CO2濃度分析,與12點相比,14點時葉肉細胞中C3含量_____(填“高”或“低”)。
(2)茶樹在中午時分會出現光合“午休”現象。從圖中的曲線分析,主要原因是氣溫升高,植物為減少水分散失,氣孔__________(填“部分關閉”或“全部關閉”),導致胞間CO2濃度降低。
(3)研究C02在植物體內的轉移途徑時,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CO2中的氧經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后轉移到終產物_____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技創新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下列表述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A.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反映一五計劃的成果
B. 李四光地質力學理論,反映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C. 袁隆平雜交水稻,緩解大躍進帶來的糧食困難
D. 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反映參與信息技術革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