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列是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問題。請回答:
(1)甲、乙兩種作物最適溫度(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恒定)下的光合速率示意圖如右。甲與乙比較,A點時細胞呼吸強度較高的是 ,B點時影響甲、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分別是 、 。與甲比較,乙更適于生長在 環境中。
(2)取等量甲、乙葉片進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觀察到乙的濾紙條上的第一條色素帶(距濾液細線最近的為第一條)寬度大于第二條,而甲則相反。據此推測,葉綠素b與葉綠素a的含量比值高的是 葉片。
(3)土壤中鎂含量減少時,C點會往 (填“左”或“右”)移。
(4)在給予適宜的CO2濃度并充足光照的條件下,利用一定儀器測得溫度對甲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如丙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①分析圖丙可知,其中的 (“實線”或“虛線”)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較兩曲線可看出,與 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
②根據丙圖,在丁圖的坐標上畫出植物在15~60℃范圍內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上海市閔行區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測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回答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方面的問題(共20分)
I.圖1為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局部),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 ]中填圖中序號, 上填文字。
(1)的存在說明此細胞屬于 細胞。
(2)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現在核糖體→[ ] →[ ] → ⑤ → 及分泌物中。若3H標記的氨基酸縮合產生了3 H2O,那么水中的H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 (填寫基團)。
(3)從圖1中可以看出,⑦溶酶體起源于 ,細胞從外界吞入顆粒物后形成吞噬泡與溶酶體融合,溶酶體內含有 ,能將顆粒物降解后排出。
(4)如果用某種藥物處理該細胞,發現對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對其它物質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的作用是 。
(5)該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被運輸到靶細胞時,與靶細胞膜上的
結合,引起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II.某學校打算建立微生物實驗室和飼養小動物,以豐富學生的生命科學實驗的內容。請回答以下問題:
對微生物實驗室進行清掃和消毒處理,準備微生物培養所需的各種原料和用具,然后從菌種站購來各種微生物菌種。
(6)對買回來的菌種進行擴大培養,首先制備固體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所需的原料除了牛肉膏和蛋白胨之外還需要 。培養基中提供氮源的物質是 。
(7)由于微生物的營養類型復雜,不同的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培養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是 ,原因是 。
(8)將配制好的培養基分裝到三角燒瓶中,用兩層牛皮紙扎緊瓶口后置于 中滅菌。于此同時,還需將 一起滅菌。滅菌完畢后拔掉電源,待鍋內壓力自然降到零時,將三角燒瓶等取出。
(9)接種時的關鍵是“無菌”。確保無菌的方法有 (寫出3種)。
飼養動物常用的植物飼料中含有難溶的植酸鈣等物質,很難被動物吸收利用,還影響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利用。若在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則能催化其水解成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鹽等。
圖2示學生們從作物根部土壤中分離產植酸酶的菌株的過程。
(10)接種以前進行的一系列稀釋操作,目的是在培養皿表面形成 。根據土壤樣品的稀釋倍數和接種稀釋液的體積,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大致推測出樣品中的活菌數。如果一培養基上有3個菌落,則1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數量是 。
(11)由于植酸鈣的不溶解性,使培養基形成白色渾濁。產植酸酶的菌株會水解植酸鈣,菌落的周圍將形成透明的區域,根據透明區域的有無,可初步判斷該菌是否產植酸酶。實驗結果顯示A~E五種菌株中, 是產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上海市閔行區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抽測生命科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一) 回答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方面的問題(共20分)
I.圖1為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局部),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 ]中填圖中序號, 上填文字。
(1)①的存在說明此細胞屬于 細胞。
(2)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現在核糖體→[ ] →[ ] → ⑤ → 及分泌物中。若3H標記的氨基酸縮合產生了3 H2O,那么水中的H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 (填寫基團)。
(3)從圖1中可以看出,⑦溶酶體起源于 ,細胞從外界吞入顆粒物后形成吞噬泡與溶酶體融合,溶酶體內含有 ,能將顆粒物降解后排出。
(4)如果用某種藥物處理該細胞,發現對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對其它物質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的作用是 。
(5)該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被運輸到靶細胞時,與靶細胞膜上的
結合,引起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II.某學校打算建立微生物實驗室和飼養小動物,以豐富學生的生命科學實驗的內容。請回答以下問題:
對微生物實驗室進行清掃和消毒處理,準備微生物培養所需的各種原料和用具,然后從菌種站購來各種微生物菌種。
(6)對買回來的菌種進行擴大培養,首先制備固體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所需的原料除了牛肉膏和蛋白胨之外還需要 。培養基中提供氮源的物質是 。
(7)由于微生物的營養類型復雜,不同的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培養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是 ,原因是 。
(8)將配制好的培養基分裝到三角燒瓶中,用兩層牛皮紙扎緊瓶口后置于 中滅菌。于此同時,還需將 一起滅菌。滅菌完畢后拔掉電源,待鍋內壓力自然降到零時,將三角燒瓶等取出。
(9)接種時的關鍵是“無菌”。確保無菌的方法有 (寫出3種)。
飼養動物常用的植物飼料中含有難溶的植酸鈣等物質,很難被動物吸收利用,還影響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利用。若在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則能催化其水解成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鹽等。
圖2示學生們從作物根部土壤中分離產植酸酶的菌株的過程。
(10)接種以前進行的一系列稀釋操作,目的是在培養皿表面形成 。根據土壤樣品的稀釋倍數和接種稀釋液的體積,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大致推測出樣品中的活菌數。如果一培養基上有3個菌落,則1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數量是 。
(11)由于植酸鈣的不溶解性,使培養基形成白色渾濁。產植酸酶的菌株會水解植酸鈣,菌落的周圍將形成透明的區域,根據透明區域的有無,可初步判斷該菌是否產植酸酶。實驗結果顯示A~E五種菌株中, 是產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浙江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列是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問題。請回答:
(1)甲、乙兩種作物最適溫度(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恒定)下的光合速率示意圖如右。甲與乙比較,A點時細胞呼吸強度較高的是 ,B點時影響甲、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分別是 、 。與甲比較,乙更適于生長在 環境中。
(2)取等量甲、乙葉片進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觀察到乙的濾紙條上的第一條色素帶(距濾液細線最近的為第一條)寬度大于第二條,而甲則相反。據此推測,葉綠素b與葉綠素a的含量比值高的是 葉片。
(3)土壤中鎂含量減少時,C點會往 (填“左”或“右”)移。
(4)在給予適宜的CO2濃度并充足光照的條件下,利用一定儀器測得溫度對甲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如丙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①分析圖丙可知,其中的 (“實線”或“虛線”)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較兩曲線可看出,與 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
②根據丙圖,在丁圖的坐標上畫出植物在15~60℃范圍內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是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問題。請回答:
(1)甲、乙兩種作物最適溫度(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恒定)下的光合速率示意圖如右。甲與乙比較,A點時細胞呼吸強度較高的是 ,B點時影響甲、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分別是 、 。與甲比較,乙更適于生長在 環境中。
(2)取等量甲、乙葉片進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觀察到乙的濾紙條上的第一條色素帶(距濾液細線最近的為第一條)寬度大于第二條,而甲則相反。據此推測,葉綠素b與葉綠素a的含量比值高的是 葉片。
(3)土壤中鎂含量減少時,C點會往 (填“左”或“右”)移。
(4)在給予適宜的CO2濃度并充足光照的條件下,利用一定儀器測得溫度對甲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如丙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①分析圖丙可知,其中的 (“實線”或“虛線”)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較兩曲線可看出,與 有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
②根據丙圖,在丁圖的坐標上畫出植物在15~60℃范圍內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