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04全國各省市高考模擬試題匯編·生物 題型:022
將水綿和細菌制成臨時裝片,進行顯微觀察。如果在反光鏡上方放置一個三棱鏡,使七種不同顏色的光束照射水綿的不同部位,這時看到細菌逐漸聚集成明顯的兩堆(如圖)請回答:
(1)通過上述實驗可以證明水綿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結構是[ ]________,該細菌的異化作用類型是________。
(2)1880年,一位德國科學家也做了類似的實驗,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叫________;上個世紀的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S.Ruben)在探索光合作用的實驗中,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結果證明了________。
(3)某學生課外也用一種細菌驗證該實驗,結果發現該細菌在660nm,450nm附近區域分布很少,而在560nm區域分布較多。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人工進行植物體細胞雜交時,常用________、________除去細胞壁,化學法常用________作為誘導劑誘導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為了驗證豬籠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圖所示。
(1)經35℃水浴保溫一段時間后,向1、2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觀察發現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所以可以判斷實驗①達不到實驗目的。
(2)實驗②在20℃水浴保溫條件下進行,一段時間后,3、4不加任何試劑。
①請敘述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并作出相應的結論。
現象: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結論: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為使實驗現象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出現,請提出至少兩種可行的方法:
某研究小組用番茄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實驗,結合所給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一:探究單株番茄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結果如甲圖所示。與M點相比,N點限制單株光合作用強度的外界因素是 、 。實驗還發現,不僅單株番茄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呈負相關關系,番茄植株的生長也與種植密度呈負相關,番茄生長的調節方式是 ,與番茄果實發育關系最密切的是 ,環境溫度降低時,該物質運輸速度會 。
實驗二:測量種植番茄的密閉大棚內一晝夜空氣中的CO2含量變化,結果如乙圖所示。B→C時間段,葉綠體內ADP的移動方向是 ,葉綠體內C3含量將 。圖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點是 。
實驗三:采用“半葉法”對番茄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進行測定,其原理是:將對稱葉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處理,并采用適當的方法阻止兩部分的物質和能量轉移。在適宜光照下照射6小時后,在A、B的對應部位截取同等面積的葉片,烘干稱重,分別記為MA、MB,獲得相應數據,則可計算出該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其單位是mg/(dm2·h)
實驗步驟如下:
(1) 請設計一張表格用于記錄實驗數據。(假設實驗選定葉片數目為3)
(2) 若M=MB-MA,則M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