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探究外界環境因素對生長素運輸的影響,某興趣小組利用燕麥幼苗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實驗材料 ②土壤含水量 ③有無光照 ④有無單側光照
(2)分析圖形,乙組燕麥的地下部分彎向水多的一側生長,試從生長素作用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生長素從水______________的一側運輸到水______________的一側,導致水多的一側生長素多__________根的生長,水少的一側生長素少______________根的生長。
(3)甲、乙組對比說明,燕麥地上部分的生長表現出______________;推測c左側的生長素濃度比右側生長素濃度______________,導致左側生長比右側生長快。為驗證這一推測,可剪取乙組燕麥地上部分的胚芽鞘尖端從中部縱切成左右兩部分,并分別放在標有左、右兩空白瓊脂塊上,一段時間后,將左、右兩瓊脂塊分別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上,若放置左側瓊脂塊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放置右側瓊脂塊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則上述推測成立。
(4)實驗結果間接表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特點是具有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④ 少 多 抑制 促進 向光性(向光彎曲生長) 高 大于 兩重性
【解析】
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主要表現為: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可以疏花疏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進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分析兩組實驗,甲組無單側光乙組有單側光,甲組根兩側土壤含水量相同乙組根兩側土壤含水量不同,因此兩組的區別是有無單側光以及土壤的含水量,為實驗自變量。
(1)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有無單側光以及土壤的含水量,即②④。
(2)由乙組圖可知,燕麥幼苗根部彎向土壤含水量多的一側,說明根部土壤含水量少的一側長得快,土壤含水量多的一側長得慢。因為根部對生長素比較敏感,因此土壤含水量多的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表現為抑制生長;土壤含水量低的一側生長素濃度低,表現為促進生長,即生長素從土壤含水量少的一側向土壤含水量多的一側運輸。
(3)分析甲乙兩組圖,乙組在單側光的照射下,燕麥地上部分的生長表現出向光性(向光彎曲生長)。根據課本中向光性實驗可以推測,在單側光的照射下,向光側生長素向背光側運輸,導致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向光側,即c左側的生長素濃度比右側生長素濃度高,導致左側生長比右側生長快。
如果該推測成立,即c左側的生長素濃度比右側生長素濃度高,將乙組燕麥地上部分的胚芽鞘尖端從中部縱切成左右兩部分,并分別放在標有左、右兩空白瓊脂塊上,一段時間后,左、右兩瓊脂塊中分別含有胚芽鞘尖端左右兩部分的生長素,左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高,右瓊脂塊中生長素濃度低,將左、右兩瓊脂塊分別置于切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上,則放置左側瓊脂塊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應大于放置右側瓊脂塊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
(4)分析實驗結果,燕麥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長體現了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根部生長素濃度低的一側長得快,生長素濃度高的一側長得慢,體現了生長素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實驗結果間接表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特點是具有兩重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②受刺激時,膜內電位由正變為負
B.若②受到破壞,刺激⑤仍能引起⑥發生反射
C.若①是皮膚感受器,被針刺后在④處產生痛覺
D.刺激①,可在②處檢測到電信號、在③處檢測到化學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所示為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型增長,在有環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增長。下列關于種群在某環境中數量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當種群數量達到e點后,種群數量增長速率為0
B. 種群增長過程中出現環境阻力是在d點之后
C. 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克服環境阻力生存下來的個體數量
D. 若該種群在c點時數量為100,則該種群的K值為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中幾個重要操作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①為提取雞細胞核內的DNA,玻璃棒應按逆時針方向攪拌10 min
B.圖②對圖①的溶液進行過濾,紗布上是一些固體雜質,DNA在濾液中
C.圖③加入蒸餾水將濃NaCl2稀釋至0.14 mol·L-1,以析出溶液中的DNA
D.圖④加入冷卻的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更有利于提高DNA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蠶蛾(ZW型)的觸角有多節數、中節數、少節數之分,分別受位于Z染色體上的復等位基因B1、B2、B3控制。現用雄性中節數家蠶蛾與多節數雌性家蠶蛾雜交,F1中雄性均為多節數,雌性中節數:少節數=1:1,回答下列問題:
(1)復等位基因B1、B2、B3的根本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實驗可知,復等位基因B1、B2、B3的顯隱性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
(2)親本雄性中節數家蠶蛾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若從F1中取出兩只基因型不同的多節數雄性家蠶蛾,請利用題干F1的家蠶蛾設計一次簡便雜交實驗進一步確定其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寫出相關雜交組合類型)。
(3)純合中節數家蠶蛾抗病能力較強,某人利用F1中家蠶蛾為實驗材料,設計一代雜交實驗獲得純合中節數雄性家蠶蛾。讓F1中___________雄性家蠶蛾分別與___________雌性家蠶蛾雜交;從后代中出現___________雌性或不出現___________的雜交組合子代中,挑選出中節數雄性家蠶蛾即為純合中節數家蠶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工作者為了預測某草原鼠害的發生情況,用標志重捕法對該草原1公頃范圍內的田鼠數量進行調查,發現在調查的第一個月內種群數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田鼠種群增長的模型可構建為Nt=N0·,其中
為1.15
B.當田鼠種群數量達到K/2時,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時期
C.標志重捕法還可用于調查草原群落的物種豐富度
D.標記后放回的田鼠更難被再次捕捉,會使調查結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視神經病變誘導基因(OPTN)的分子機制,科研人員用OPTN基因的部分DNA片段構建表達載體,導入細胞后轉錄出的RNA會抑制細胞中OPTN蛋白的合成。實驗中使用的DNA片段和載體上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如下:
限制酶 | BglⅡ | BamHⅠ | HindⅢ | XhoⅠ |
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 | A↓GATCT TCTAG↑A | G↓GATCC CCTAG↑G | A↓AGCTT TTCGA↑A | G↓TCGAG GAGCT↑C |
請回答:
(1)應選用BamHⅠ和HindⅢ切割載體質粒,理由是____________。
(2)重組質粒上____________(填“有”或“無”)BamHⅠ的識別序列,因此可通過酶切法鑒定質粒是否重組成功,方法如下:用BamHⅠ和XhoⅠ兩種限制酶處理質粒,未重組的質粒將產生____________種片段,重組的質粒將產生____________種片段。
(3)重組質粒導入細胞后,能抑制細胞中OPTN蛋白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要證明導入重組質粒的細胞中OPTN基因的表達受到抑制,需要設置____________作為對照組。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檢測細胞中OPTN蛋白的表達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用除去DNA的濾液進行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裝置,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首先用圖甲裝置對濾液進行處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雜質
B. 圖乙裝置的試管中收集到的液體中最先得到的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
C. 用圖乙裝置分離血紅蛋白時,待紅色的蛋白質接近色譜柱底端時,用試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 mL,連續收集
D. 圖丙裝置中電泳法分離提純血紅蛋白的原理是血紅蛋白帶有一定量的電荷,在電場的作用下向一極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草原上散養的某種家畜種群的增長速率隨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丁點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為衰退型
B.丙點時該種群的數量達到最大值
C.乙點時適當捕獲該家畜,能保持畜產品的持續高產
D.戊點對應的種群數量可隨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