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科研人員通過在南方鲇基礎飼料(含有充足的蛋自質、脂肪等物質)中添加脂肪酶,研究其對南方鲇幼魚生長性能、飼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取體質健壯、規格整齊、平均體重為57.6g的南方鲇幼魚900尾,用基礎飼料馴養20天。
第二步:將900尾南方鲇幼魚均分為9組,編號為1-9,其中1-3組每天飼喂一定量的基礎飼料,4-6組飼喂等量添加有0.1g/kg脂肪酶的基礎飼料,7-9組飼喂等量添加有 0.3g/kg脂肪酶的基礎飼料。
第三步: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飼養60天后,對南方鲇進行生長性能、飼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檢測并計算平均值。
實驗結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1)與脂肪酶合成與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其分泌到細胞外的方式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分泌方式與Na+運出細胞的方式的不同之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選擇南方鲇幼魚要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前將南方鲇幼魚用基礎飼料馴養20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每個處理做3組重復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結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貼的體重,但差異不顯著,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實驗結果,從脂肪酶影響南方鲇體內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添加脂肪酶能提高蛋白質和脂肪消化率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不需要載體 南方鲇幼魚的生長性能、規格、體重等屬于無關變量(控制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影響) 適應新的養殖環境和飼料 減小實驗誤差,避免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脂肪酶添加量不足 在飼料中添加脂肪酶可提高南方鲇體內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攝取的飼料中蛋白質和脂肪的水解,從而提高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率
【解析】
根據題意,實驗目的是研究基礎飼料中添加脂肪酶對南方鲇幼魚生長性能、飼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的影響,故實驗自變量是添加脂肪酶的量,南方鲇幼魚生長性能、飼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屬于因變量;據表分析可知,實驗組中南方鲇幼魚生長性能、飼料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均比對照組高,且都與脂肪酶的添加量呈正相關,據此分析。
(1)脂肪酶是蛋白質,其在核糖體上合成,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上加工,故與脂肪酶合成與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其分泌到細胞外的方式是胞吐,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Na+運出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和能量,胞吐與Na+運出細胞的方式的不同之處是不需要載體。
(2)實驗中南方鲇幼魚的生長性能、規格、體重等屬于無關變量,故該實驗需選擇各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南方貼幼魚;實驗前將南方鲇幼魚用基礎飼料馴養20天的目的是使適應新的養殖環境和飼料;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避免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過程中每個處理做3組重復實驗。
(3)由結果可知,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均能提高南方貼的體重,但差異不顯著,可能是脂肪酶添加量不足,添加0.1g/kg和0.3g/kg的脂肪酶在量上的差異不夠大。
(4)根據實驗結果,從脂肪酶影響南方鲇幼魚體內消化酶活性的角度分析,在飼料中添加脂肪酶可能提高了南方鲇體內消化酶活性,加快其攝取的飼料中蛋白質和脂肪的水解,從而提高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率。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四種生物的體細胞示意圖,甲、乙中的字母代表細胞中染色體上的基因,圖丙、丁代表細胞中的染色體情況。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圖甲細胞一定處于有絲分裂后期B. 圖乙所示生物可能是單倍體生物
C. 圖丙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D. 圖甲、丁所示生物可能是多倍體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有關基因工程與微生物的問題。
利用微生物分解廢紙是一種環保的方式,但廢紙中的纖維素分子量大不能直接進入酵母菌,且酵母菌無法分解利用環境中的纖維素。為解決這一難題,科學家將纖維素酶基因通過重組質粒導入酵母菌。其所用質粒及其酶切位點如圖1,外源DNA上的纖維素酶基因及其酶切位點如圖2。
(1)圖2中的纖維素酶基因作為______,質粒作為______
(2)為使纖維素酶基因能夠與質粒有效組合,應選用最合適的限制酶是______
(3)若質粒被Hindlil限制酶識別的序列是一AAGCTT一,并在A與A之間切割。請畫出被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
科學家進一步構建了含3種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組質粒,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圖3是酵母菌轉化及纖維素酶在工程菌內合成與運輸的示意圖。
(4)圖3中已導入重組質粒的菌株有______
(5)設置菌株I作為對照,是為了驗證______和______不攜帶纖維素酶基因。
(6)將4株菌株分別置于以______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上,其中菌株I、II不能存活,請解釋菌株II不能存活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課題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圖A、圖B所示實驗:探究單側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了,還是將生長素分解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由圖A可知單側光將生長素分解,從而引起胚芽鞘彎曲
B. 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則單側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了
C. 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則說明單側光將生長素分解了
D. 胚芽鞘尖端對胚芽鞘彎曲起關鍵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8 分)中國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是傳統觀賞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進行無性繁殖,因而品種稀少。 為了探究中國水仙只開花不結實的原因,有研究者開展了染色體核型分析實驗,先制作了臨時裝片進行鏡檢、拍照,再對照片中的染色體進行計數、歸類、排列,主要步驟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選取新生根尖作為實驗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2)實驗過程中用1mol·L-1HCl 解離的目的是 。
(3)該實驗采用卡寶品紅作為染色劑,與卡寶品紅具有相似作用的試劑有 (填序號)。
①雙縮脲試劑 ②醋酸洋紅液 ③龍膽紫溶液 ④秋水仙素溶液
(4)鏡檢時,應不斷移動裝片,以尋找處于 期且染色體 的細胞進行拍照。
(5)由右上圖核型分析結果,得出推論:中國水仙只開花不結實的原因是 。
(6)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推論,可以優先選用 (填序號)作為實驗材料進行顯微觀察。
①花萼 ②花瓣 ③ 雌蕊 ④ 花藥 ⑤ 花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高等動物體內細胞與外界進行的物質交換。
(1)圖中虛線內物質總稱為____,其中A代表___,B代表____,C代表___。
(2)填寫圖中D、E系統的名稱:D______;E______。
(3)從圖中可以看出,維持內環境滲透壓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進入內環境要經過____系統、_____系統。
(4)體內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尿素等,從內環境排出體外要經過__系統、__系統。
(5)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植物在I階段處于較為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培養,在200s時,突然增大光照強度,葉片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變化趨勢,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甲表示C3化合物,乙表示C5化合物
B.在200s~300s,[H]的生成速率增大,ATP的生成速率減小
C.在200s時突然降低CO2濃度也可以達到類似的結果
D.暗反應過程只能在有光條件下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蘿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提取液分別加入pH為3~9的盛有等量H2O2溶液的幾支試管中,保持30℃的溫度,結果如圖中B曲線所示。改變溫度為15℃后重復上述實驗,得到曲線A。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改變溫度導致酶的最適酸堿度發生改變
B.曲線A的酶活性可以恢復到曲線B的酶活性水平
C.從圖中可見pH值為7時該酶活性最高
D.蘿卜提取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蛋白質化學結構的差異只是R基團的不同
B. 在鹽析作用下蛋白質結構沒有發生變化
C. 細胞內蛋白質發生水解時,通常需要另一種蛋白質的參與
D. 蛋白質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鍵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