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體中由A、T、G 3種堿基構成的核苷酸共有( )
A.2種B.4種C.5種D.8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中心法則,經科學家深入研究后,發現生物中還存在著逆轉錄現象,它是指遺傳信息的傳遞從
A.蛋白質→DNAB.RNA→DNAC.DNA→RNAD.DNA→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時,引起骨骼肌收縮而打寒顫。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該反射的效應器是骨骼肌
B. 皮膚的冷覺感受器興奮,皮膚血流量減少
C. 寒冷時體溫調節的方式為神經調節
D. 皮膚立毛肌收縮,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A.ATP的水解需要酶參與
B.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C.酶促反應都要消耗ATP
D.核糖可作為合成ATP和RNA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人體所處的環境溫度從25 ℃降至5 ℃,則人體的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體內酶活性的變化依次為
A. 減少、減少、增加、不變 B. 增加、增加、減少、不變
C. 增加、減少、增加、不變 D. 增加、增加、減少、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曲線表示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在人類的遺傳病中,患者的體細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B. 在單基因遺傳病中,體細胞中含有某致病基因后,個體就會發病
C. 多基因遺傳病的顯著特點是成年人發病風險顯著增加
D. 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多導致流產,所以其發病率在出生后明顯低于胎兒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科學家在進行圖中[①]操作時,要用______分別切割運載體和目的基因,還要用______將運載體和目的基因連接起來,形成______。
(2)經過[②]操作將目的基因導入______,然后經過組織培養形成抗蟲棉植株,此過程體現了質粒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是幾種氨基酸對應的密碼子,據此推斷圖中合成的多肽,前三個氨基酸的種類(按前后順序排列)______。〔提示:幾種氨基酸及對應密碼子:甲硫氨酸(AUG)、甘氨酸(GGA)、絲氨酸(UCU)、酪氨酸(UAC)、精氨酸(AGA)、丙氨酸(GCU)。〕
(4)經過培養、篩選獲得一株有抗蟲特性的轉基因植株。經過分析,該植株細胞中含有一個攜帶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雜合子。理論上,在該轉基因植株自交產生的F1中,仍具有抗蟲特性的植株占總數的______。將上述抗蟲棉植株的后代種子種植下去后,后代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蟲特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獲得純合子,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曾針對某地區做過一項實驗,將大量的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結果僅需2000只鴨子就能對266.8公頃(1公頃=10000m2)田地里的蝗蟲進行有效控制。為研究蝗蟲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實驗中還建立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模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圖模型屬于物理模型,曲線變化反映了鴨和蝗蟲之間存在負反饋調節機制
B. 乙圖AB時間段,若蝗蟲每天增加3%,并呈“J”型曲線增長,最初有N0只,則t天后蝗蟲的種群數量為N0×0.03t只
C. 影響該地區蝗蟲種群密度變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 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蝗蟲防治蝗災,屬于化學防治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