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的皮膚燒傷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異性免疫機能受損導致的 |
B、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人的干細胞 |
C、膜片能否將細胞順利“釋放”到傷口與燒傷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
D、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排異反應,主要是由于機體特異性免疫產生相應的抗體對移植皮膚細胞的殺傷作用導致的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實驗中,濾紙條上色素帶的顏色從上到下依次是橙黃色、黃色、黃綠色、藍綠色 |
B、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卡諾氏液起固定細胞形態的作用 |
C、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對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進行采集、調查,統計豐富度的方法通常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 |
D、“所有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是科學家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新細胞的形成和動物受精卵的分裂得出的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胃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 |
B、運動神經元興奮引起肌肉收縮 |
C、光合作中的H2O分解成O2和[H] |
D、細胞質基質中進行著多種化學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X和Y代表的生物可分別為乳酸菌和酵母菌 |
B、含碳有機物由甲圖的a和b分解為CO2 |
C、大氣中的CO2在甲圖的c、d處合成有機物 |
D、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都能循環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健那綠可為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色 |
B、薩頓運用假說-演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
C、摩爾根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
D、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利用同位素示蹤法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蘆葦、浮萍及水草的分布,體現了生態系統中群落的垂直結構 |
B、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蘆葦幼苗,能起到增產作用 |
C、蘆葦保土固堤及用于造紙和人造絲等,均體現蘆葦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D、蘆葦地失火,該地區今后發生的演替為次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組別 | 材料 | 實驗試劑(其他條件正常) | 觀察內容 |
A | 浸泡過的花生種子 | 清水、蘇丹Ⅲ染液、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 | 細胞中著色的小顆粒 |
B | 糖尿病人的尿液 | X試劑 | 顏色變化 |
C | 腎炎患者的尿液 | Y試劑 | 顏色變化 |
D |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 | Z染色劑 | 觀察DNA、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