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調查活動或實驗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用甲基綠對線粒體進行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
②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實驗中,橙黃色帶在濾紙條最上邊,判斷胡蘿卜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③“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和“觀察花生子葉細胞中的脂肪顆粒”兩個實驗都需要顯微鏡
④調查人類色盲遺傳病的發病率時,常在患者家系調查并計算發病率
⑤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黃變綠再變藍,而酒精可使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變成灰綠色
⑥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若個別標志物脫落,則計算的種群密度偏高
⑦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不能用斐林試劑代替碘液
⑧用于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的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同樣可用來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
A.①⑤⑥⑧????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⑥??????? D.①②⑦⑧
B
【解析】
試題分析:甲基綠是對DNA進行染色的,故①錯誤。紙層析法是根據色素的溶解度不同位于最上邊的是溶解度最大的,是橙黃色的胡蘿卜素,故②正確。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和“觀察花生子葉細胞中的脂肪顆粒”兩個實驗都需要顯微鏡來觀察,故③正確。調查遺傳病計算發病率時應在人群中隨機調查,故④錯誤。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鑒定可以使水溶液由黃變綠再變藍,而酒精在酸性條件下用重鉻酸鉀可以變成灰綠色,故⑤錯誤。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如果標志物脫落,分子不變,分母變小,種群密度會偏高,故⑥正確。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因為斐林試劑使用時需要水浴加熱會對實驗結果有影響,故⑦正確。用于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的表皮細胞須含有大液泡,是不會進行細胞分裂的,故⑧錯誤。因此選B。
考點:本題考查生物學實驗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程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山東淄博金山中學高三上期教學質量抽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所得到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較,可能偏小的是
A.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時,部分鯉魚身上的標志物脫落
B.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用誘蟲器采集小動物時沒有打開裝置上的電燈
C.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樣方線上的個體都被統計在內
D.在調查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病率時,以多個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高三模擬適應性考試理綜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標志重捕法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時,部分鯉魚身上的標志物脫落
B.調查某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C.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時,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計數前沒有震蕩試管
D.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將樣方的四條邊上的個體都進行了統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遼寧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實驗所得到的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只統計方格內細胞
B.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用誘蟲器采集小動物沒有打開電燈
C.標志重捕法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時,部分鯉魚身上的標志物脫落
D.樣方法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時,不統計正好在樣方線上的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河北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計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標志重捕法調查褐家鼠種群密度時標志物脫落
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C.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取樣]
D.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統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邊上的菌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