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慶卷)7、(20分)
I.馬拉松長跑是一項超強體育運動,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運動員出發后心跳加快,是 調節的結果;運動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調節具有 的特點。
(2)出發后體溫逐漸升高,一段時間后在較高水平維持相對穩定,這是 達到動態平衡的結果;途中運動員會大量出汗,造成血漿的 升高,故應及時補充水分。
(3)長時間跑步會感到疲勞,但運動員仍能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部位是
。
II.某山區坡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人們根據不同坡度,分別采取保護性耕作、經濟林種植和封山育林對其進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內,經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其典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如題7—II圖所示。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圖中.o→a,物種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適宜條件下,物種①的 ;b→c,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 ;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將是 。
(2)該坡地經治理后,既擴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增加了對大氣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經濟產出,初步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
【答案】
I.(1)神經和體液;作用時間較長
(2)產熱和散熱;滲透壓
(3)大腦皮層
【解析】
I(1)起跑這一復雜動作是在神經系統參與下完成的,起跑后心跳加快與腎上腺素的分泌有關,故該過程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激素經過體液運輸起作用,速度較慢,作用時間較長,運動停止后,部分腎上腺素等激素仍在一段時間內發揮作用,導致心跳不能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
(2)體溫在較高水平維持相對穩定,說明此時機體產熱量和散熱量達到動態平衡;途中大量出汗散失較多的水分,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應及時補充水分以維持內環境滲透壓穩定。
(3)在感到疲勞狀態下仍堅持跑完全程,與個人意識控制有關,控制該行為的中樞位于最高級中樞——大腦皮層
【答案】
II.(1)樣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喬木
(2)碳元素(CO2)
【解析】
II(1)對植物和活動能力比較弱的動物,一般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結合題中材料,圖中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決定種群密度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圖中.o→a,物種①的密度上升,數量增多,說明該時間段內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階段向灌木階段過渡,灌木取代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②逐漸降低到相對穩定的水平,說明②能耐受灌木叢導致的弱光環境,并在該環境下保持種群數量的相對穩定;c點后,若氣候條件適宜,高大的喬木能獲得充足的光照取代灌木的優勢,成為該地區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
(2)該地區經過治理,增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同時增加的植被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的碳元素(CO2),增加了農林產品的產出,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3重慶卷)7、(20分)
I.馬拉松長跑是一項超強體育運動,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運動員出發后心跳加快,是 調節的結果;運動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調節具有 的特點。
(2)出發后體溫逐漸升高,一段時間后在較高水平維持相對穩定,這是 達到動態平衡的結果;途中運動員會大量出汗,造成血漿的 升高,故應及時補充水分。
(3)長時間跑步會感到疲勞,但運動員仍能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部位是 。
II.某山區坡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人們根據不同坡度,分別采取保護性耕作、經濟林種植和封山育林對其進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內,經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其典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如題7—II圖所示。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圖中.o→a,物種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適宜條件下,物種①的 ;b→c,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 ;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將是 。
(2)該坡地經治理后,既擴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增加了對大氣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經濟產出,初步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