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說法錯誤的是
A.固定化細胞和固定一種酶比較,優勢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生化反應
B.固定化細胞和固定一種酶比較,利用固定化細胞時需要給它提供營養物質
C.固定化酶通常采用化學結合法進行固定,固定化細胞常用包埋法進行固定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都能反復使用,但活性在使用時會迅速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1.下列有關水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二倍體水稻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B.二倍體水稻經秋水仙素處理,可得到四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大
C.二倍體水稻與四倍體水稻雜交,可得到三倍體水稻,含三個染色體組
D.二倍體水稻的花粉經離體培養,可得到單倍體水稻,稻穗、米粒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夏季晴朗無云的某天,某種植物吸收CO2速率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植物一天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刻是______。
(2)在12:00左右出現光合作用強度“低谷”,此時葉片氣孔處于關閉狀態的數量增多。請比較圖中B、C兩個點對應的時刻,________時刻葉肉細胞之間的CO2濃度相對較高,________時刻葉肉細胞葉綠體中C5化合物的含量相對較大。
(3)研究還發現,當土壤干旱時,根細胞會迅速合成某種化學物質X。有人推測根部合成X運輸到葉片,能調節氣孔的開閉。他們做了如下實驗:從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狀態一致的3片葉子,分別將葉柄下部浸在不同濃度X的培養液中。一段時間后,測得的有關數據如下表所示。(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啟程度越大)
分組 測量指標 | 培養液中X的濃度/mol·m-3 | ||
5×10-5 | 5×10-4 | 5×10-3 | |
葉片中X的濃度/mol·g-1(鮮重) | 2.47 | 2.97 | 9.28 |
葉片中的氣孔導度/mol·m-2·a-1 | 0.54 | 0.43 | 0.27 |
①以上方案有兩處不完善的地方,請指出來并加以修正。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②若表中數據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結果,那么可推測,隨著培養液中X的濃度增大,葉片蒸騰作用強度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果酒變酸、泡菜變酸、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層“皮”,與其相關的微生物分別是
A.醋酸菌、醋酸菌、毛霉
B.乳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D.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培養基和菌種鑒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動物細胞培養和胚胎培養常用的都是液體培養基
B.鑒別大腸桿菌利用的是伊紅美藍固體培養基
C.利用剛果紅培養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D.在無氮培養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鑒定尿素分解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用蒸餾水進行紅細胞的洗滌,其目的是去除細胞表面雜蛋白
B.將血紅蛋白溶液進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雜質
C.血紅蛋白釋放時加入有機溶劑,其目的是使血紅蛋白溶于有機溶劑
D.采用凝膠色譜法分離蛋白質的原理是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在色譜柱中的移動速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白菜—甘藍的培育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①用到的酶是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B.過程②常用的化學試劑是聚乙二醇
C.過程④和過程⑤所用的培養基是完全相同的
D.該過程利用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和細胞膜的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中的a、b、c代表的是內環境的三種組成成分,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a、b、c分別代表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B.a的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有關
C.a與b、c的主要區別是a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D.b、c是吞噬細胞主要的直接生活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顏色變化常作為觀察生物實驗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下面是一些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其中錯誤的操作或想法是
①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時,應將雙縮脲試劑A和B等量混合后,加入待測組織樣液中,蛋白質樣液呈現紫色
②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III染液,發現滿視野都呈現橘黃色,可滴l~2滴50%酒精洗去浮色
③取新鮮的菠菜葉,加少許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黃綠色,由此判斷菠菜葉用量太少
④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最晚出現的色素帶是藍綠色,可判斷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擴散速度最慢
⑤制作小生態瓶模擬池塘生態系統,一周后發現水質顏色和藻類異常,應將其移到陽光直射處
A.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