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容器的密閉性完好)開展了有關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四組實驗研究,實驗開始時打開活塞開關,使水柱液面平齊,然后關閉活塞開關,8小時后,觀察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
容器 | 植物 | 部位 | 光質(光照強度相同且適宜) | 溫度(℃) | 兩側水柱高度差(ml/8h) |
1 | 天竺葵 | 葉 | 紅 | 25 | 240 |
2 | 天竺葵 | 葉 | 黃 | 25 | 30 |
3 | 紫羅蘭 | 葉 | 紅 | 25 | 160 |
4 | 紫羅蘭 | 葉 | 黃 | 25 | 20 |
請根據以上圖表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表探究性實驗課題中的自變量有3個
B.研究不同光質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最好選擇的容器標號是1和3
C.若容器1的燒杯中加入的是碳酸氫鈉溶液,U型管左側液面的變化是上升,植物的凈光合速率是15mL/h
D.為了更準確的測定,應再加一個物理因素校正裝置(密閉容器內為死亡植物,燒杯內為清水),如果校正裝置的實驗結果是左側液面比右側液面低,則校正之后的凈光合速率比原來小
【答案】C
【解析】
該題屬于實驗題,首先分析本題的各種變量,根據圖表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植物的種類和光質,因變量為兩側水柱高度差,由于水柱高度差來源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其代表了凈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量,由此進行分析即可。
A、分析表格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植物的種類和光質,A錯誤;
B、若要研究不同光質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則光質為自變量,其他無關變量都應相同,所以選表格中的1、2或3、4,B錯誤;
C、若容器1的燒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緩沖液,U型管兩側的高等差是由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引起的,左側液面升高,右側液面降低;兩側水柱高度差240Ml/8h,氧氣釋放量為120Ml/8h,因此植物的凈光合作用速率是120÷8=15mL/h,C正確;
D、如果校正裝置的實驗結果是左側液面比右側液面低,實際凈光合作用比原來大,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病和乙病均為單基因遺傳病,某家族遺傳系譜圖如下,一家庭不帶有另一家庭致病基因。其中隱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另一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體。如圖所示的同源區段存在控制性狀的等位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 II2和II3的致病基因來自母親
C. II3與II4生男孩正常概率為0
D. 甲病在子代中不出現性別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局部結構示意圖,其中①③表示不同體液,A和B表示兩種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淋巴、①和②等構成了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B. 若組織細胞是肝細胞,則物質B可以是葡萄糖、C02、甘油或肝糖原
C. ②中液體增多時會引起組織水腫,而液體增多的原因是淋巴管堵塞
D. 若圖中組織細胞是物質A的靶細胞,則物質A可以定向運輸至該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將一批大小和生理狀態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組, 每組的操作及側芽生長情況,如下表所示(單位:mm)。據表中信息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豌豆體內各種激素都對豌豆側芽的生長有調節作用
B. 分析甲組與丁組可知,頂芽對側芽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C. 分析丁組和戊組可知,赤霉素對側芽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D. 分析甲組、丙組和丁組可知,細胞分裂素可緩解頂端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一項不能體現大腸桿菌和酵母菌存在統一性( )
A.都具有細胞膜
B.都具有細胞質,細胞質中都有核糖體
C.都具有DNA和RNA,但遺傳物質都是DNA
D.都具有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細胞膜結構及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示意圖,數字代表結構,字母代表物質。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 不同類型細胞中①的分子結構不同
B. 所有細胞膜結構中②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 從低濃度向高濃度運輸的物質是a和c
D. 從高濃度向低濃度運輸的物質是a、b和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行為可能會出現如下兩種狀況(如圖),對這兩種狀況敘述錯誤的是()
A. 甲乙兩種狀況可出現在減數分裂的同一時期
B. 乙狀況可導致受精后的后代表現型的多樣性
C. 甲狀況產生的配子數量少于乙狀況
D. 乙狀況可引起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細胞的結構中,被稱為“蛋白質合成和加工車間”和“生產蛋白質的機器”的細胞器分別是( )
A.核糖體、核糖體B.內質網、內質網
C.內質網、核糖體D.高爾基體、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巴氏小體(又稱 X 小體)指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細胞核中 X 染色體異固縮而形成的染色較深的染色質體,常用于胎兒性別的鑒定。當貓體細胞中存在兩條或兩條以上 X 染色體時,除一條X 染色體外,其余 X 染色體高度螺旋化失活成為巴氏小體,如下圖所示。控制貓毛皮顏色的基因 A(橙色)、a(黑色)位于 X 染色體上。貓的無尾、有尾是由基因(B、b)控制的另一對相對性狀,選取多對無尾貓隨機交配,發現每一代中總會出現約 1/3 的有尾貓。現將一只雄貓與多只有尾黑色雌貓交配,發現 F1雌貓約 1/2 有尾且毛色均為橙黑相間;F1雌雄貓隨機交配得到 F2。回答以下問題:
(1)F1雌貓的毛色表現為橙黑相間的現象 ____________(是或不是)屬于共顯性的表現形式,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體細胞中兩條 X 染色體隨機失活而導致其 DNA 上的啟動部位無法與____________結合,使相應基因無法轉錄。
(2)在 F2中,有尾貓所占的比例為______。在 F2雌貓中,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
(3)現 F1中出現一只橙黑相間的無尾雄貓,假設其產生精子時其中兩條性染色體能正常配對分離,則其產生精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種,請用遺傳圖解寫出 F1中出現該雄貓的過程(只考慮毛皮顏色)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