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區實施了“退耕還林”,多年后原有耕地逐漸變為森林。科研人員對該森林的部分生物進行研究,其中生產者和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關系如下圖,字母表示能量值。回
答下列問題。
(1)耕地逐漸變為森林的過程屬于 演替。調查發現,該森林中的植物具有斑塊鑲嵌分布的特點,該現象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
(2)若該森林的初級消費者中某個種群大量減少,整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仍能維持相對穩定,原因是 。
(3)據圖分析,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 (填字母)。B1代表初級消費者 的能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高三3月適應性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表示神經纖維與肌細胞之間的接頭,其結構和功能與突觸類似。與神經細胞一樣,肌肉細胞在受到適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細胞膜電位的變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突觸前膜與肌細胞膜之間是組織液,維持其滲透壓大小的兩種主要離子是 。
(2)興奮傳導至突觸小體時,瞬間增大突觸前膜對組織液中 的通透性,使其進入突觸前膜內,利于突觸小泡和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的速度加快,引起神經沖動的傳遞加快。
(3)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經通過突觸間隙 ,與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
(4)興奮傳導至突觸小體時,測定肌細胞膜某一位點的兩側電位差變化如圖所示。圖中a線段表示 電位;b點肌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______________。
(5)某藥物能阻斷神經沖動在突觸的傳遞,但對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和降解(或再攝取)等都沒有影響。那么導致神經沖動不能傳遞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高三3月適應性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一般情況下,一條染色體中最多可含有4條脫氧核苷酸鏈
B.含有m個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復制需要m•2n-1個腺嘌呤
C.在細胞的分化過程中,mRNA的種類和數量可以發生變化
D.用32P標記某精原細胞的DNA雙鏈,產生的精子中有50%含有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五次摸底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遺傳和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
A.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兩個tRNA的結合位點
B.基因突變一定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但不會引起基因數量的改變
C.突變、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都會直接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
D.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產生了四種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則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上海市高二上學期等級考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命科學基礎實驗與細胞分裂(10分)
圖甲和圖乙表示某種二倍體生物(2n=8)細胞分裂若干時期的示意圖,且圖甲、圖乙個體性別不同,據圖回答:
圖甲
圖乙
(1)由甲圖可以推斷,該生物的性別為__________(雌性/雄性),理由是:___________ 。
(2)圖甲細胞分裂過程(B~F)表示的是____________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
(3) 圖甲中D細胞所處的時期染色體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為。
(4)圖中J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細胞I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DNA數為_____________ |
(6)下列選項中無法觀察到圖甲分裂圖像的生物組織是( )(多選,2分)
A.大腸桿菌
B.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
C.蛔蟲基底層干細胞
D.果蠅性腺
(7)在進行該細胞圖像觀察時,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對細胞中的染色體進行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上海市高二上學期等級考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用15N的硝酸鹽作為標記物浸泡蠶豆幼苗,追蹤蠶豆根尖細胞分裂情況,得到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連續分裂的有關數據,如下圖,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蠶豆根尖細胞完成一次分裂所需時間為2h
B.15N會出現在細胞中的DNA和某些蛋白質中
C.蠶豆根尖細胞的中出現赤道板的時期有0~2h、19.3~21.3h、38.6~40.6h
D.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在蠶豆根尖細胞分裂過程中活動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