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真菌與優質牧草A是共生關系,與劣質牧草B是寄生關系 | |
B. | 圖中的種群密度應該是采用樣方法調查出來后的平均值 | |
C. | 接種菌根真菌后,提高了試驗區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 |
D. | 此實驗在時間上形成前后對照,種群密度和物種豐富度的變化是因變量 |
分析 分析曲線圖:圖示為接種菌根真菌后試驗區內兩種主要牧草種群密度和群落物種豐富度的變化結果,其中優質牧草A在真菌作用下,種群密度逐年升高,而劣質牧草B種群密度逐年降低.
解答 解:A、菌根真菌從土壤吸收養分和水,同時有利于牧草光合作用,牧草為菌根真菌提供糖類等有機物,兩者是互利共生關系,A錯誤;
B、圖中的種群密度應該是采用樣方法調查出來后的平均值,B正確;
C、接種菌根真菌后,提高了試驗區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C正確;
D、此實驗在時間上形成前后對照,種群密度和物種豐富度的變化是因變量,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種間關系、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的種間關系,能根據題干信息準確判斷菌根真菌、牧草A以及牧草B三者之間的種間關系.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甲的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細胞中央 | |
B. | 細胞甲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 | |
C. | 聯會發生在細胞乙,而不會發生在細胞甲 | |
D. | 細胞乙中有四條染色體,八條姐妹染色單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示過程主要發生在細胞核中 | |
B. | 該過程需要酶、ATP、模板等 | |
C. | 圖中①和②在分子組成上完全相同 | |
D. | 如果①發生改變,生物的性狀不一定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推薦高二下學期摸底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實驗和摩爾根證實基因位于染色體的果蠅雜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兩實驗都采用了統計學方法分析實驗數據
B.果蠅雜交實驗中涉及的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C.兩實驗都設計了用F1自交來驗證其假說
D.豌豆雜交實驗采用了“假說一演繹”的研究方法,果蠅雜交實驗采用了類比推理的研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呼吸作用產生的ATP主要用于暗反應 | |
B. | 二者產生的[H]都能與O2結合為水 | |
C. | 它們可以在同一細胞內進行 | |
D. | 在光下光合作用速率一定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